首页> 中文学位 >产学合作创新知识转移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产学合作创新知识转移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学合作创新与知识经济

1.1.2 产学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4.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1.5.1 论文内容

1.5.2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1.6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

1.6.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2.1 产学合作概念界定

2.2 产学合作创新的理论基础

2.2.1 技术创新理论

2.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3 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界定

2.3.1 知识的概念

2.3.2 知识的分类

2.3.3 知识的特性

2.3.4 知识转移的概念

2.3.5 知识转移与技术转移

2.4 知识转移的理论基础

2.4.1 组织学习理论

2.4.2 知识管理理论

第三章 产学合作知识转移基础研究

3.1 产学合作的动机

3.1.1 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动机

3.1.2 高校参与产学合作动机

3.2 产学合作的特征

3.2.1 知识的互补性

3.2.3 知识的流动性

3.2.4 合作的密切性

3.2.5 合作的差异性

3.3 产学合作知识转移的基础

3.3.1 产学合作知识转移的条件

3.3.2 产学合作过程中转移的知识类型

3.3.3 产学合作知识转移的层次与路径

第四章 产学合作知识转移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4.1 产学合作的知识转移过程模型构建

4.2 产学合作知识转移过程各阶段详述

4.2.1 知识寻找阶段

4.2.2 伙伴匹配阶段

4.2.3 知识学习阶段

4.2.4 知识应用阶段

4.2.5 知识整合阶段

4.3 产学合作知识转移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4.3.1 高校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4.3.2 企业知识接收影响因素

4.3.3 与知识相关的影响因素

4.3.4 产学互动关系影响因素

4.4 产学合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4.1 问卷设计

4.4.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4.3 问卷的效度、信度分析

4.4.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4.5 变量的回归分析

第五章 产学合作知识转移过程激励机制研究

5.1 产学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5.1.1 一次博弈

5.1.2 有限次重复博弈

5.1.3 无限次重复博弈

5.2 产学合作间的信任机制

5.2.1 产学合作间的信任

5.2.2 产学合作间信任的机制设计

5.3 产学合作知识转移过程的激励机制

5.3.1 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产学合作关系

5.3.2 产学合作知识转移过程的激励模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跨越组织边界进行外部学习是企业保持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中同高校合作创新是企业向外部学习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高校以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开展科研活动为其主要目的,是潜在生产力的孕育和发展场所。同时,高校又是联结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生产过程的主要力量之一,因而又是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过渡的重要桥梁。企业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地方,同时又是科技知识与物质生产的交叉点和生长点,是潜在生产力转向现实生产力的具体场所。中国的产学合作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学合作的创新地位逐渐凸现出来。为此,中国政府把建立产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许多学者对产学合作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试图从知识转移的理论视角探讨产学合作关系,通过理论研究,建立产学合作过程知识转移五阶段模型:知识寻找——伙伴匹配——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整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学合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框架,重点考察了来自四个方面的因素:高校的知识转出因素、企业的知识转入因素、与知识相关的因素以及产学互动因素,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本文针对产学合作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产学合作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本文关于产学合作知识转移的探讨和研究,对于那些正在试图建立合作技术创新关系的高校和企业来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提出产学合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对于更好地把握产学合作过程的知识转移活动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