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肠内营养联合心理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6h】

肠内营养联合心理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

2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健康状况及营养支持

3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时机和途径

4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治疗效果

5 心理干预与健康状况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 化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3 化疗三个周期前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4 研究对象心理评估状况

5 研究对象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讨论

1 研究对象的婚姻、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情况

2 本研究人群的营养状况

3 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

4 肠内营养联合心理干预对患者营养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4 肠内营养联合心理干预对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5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基础上联合放松治疗、音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三种心理干预措施对减轻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心理健康状态的有效性。
  方法:
  在营养筛查和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患者按随机入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标准方案药物化疗和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治疗和饮食指导;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心理干预。中途剔除因病情或其他因素影响观察的8例患者,剩余122例纳入本研究,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2例。观察化疗三个周期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淋巴细胞计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总蛋白(TP)等营养指标、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经过三个周期化疗后,观察组除体重、淋巴细胞计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外,体质指数、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总蛋白(TP)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各项营养指标化疗三个周期前后对比,对照组化疗后较化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除体重、体质量指数外,其余营养指标化疗前后对比也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观察组营养指标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营养指标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化疗三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示,除精神病性因子项目外,其余各因子自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评分显示,观察组焦虑、抑郁两因子评分较化疗前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则降低不明显。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肠内营养联合心理干预三个化疗周期过程中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脱发、口腔溃疡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三个化疗周期后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肠内营养联合放松疗法、认知行为治疗和音乐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及心理健康状况,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水平,提高对疾病和治疗的应对能力。
  2.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对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化疗耐受性,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成为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疗效的辅助手段,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