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巴迪欧的“非美学”艺术观
【6h】

巴迪欧的“非美学”艺术观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一章 巴迪欧及其“非美学”艺术观的思想背景

第一节 巴迪欧简介

第二节 巴迪欧“非美学”艺术观的思想背景

一、哲学的“终结”与“缝合”

二、艺术的“终结”与解构

第二章 “非美学”艺术观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作为基础的事件哲学

第二节 真理类性程序:艺术与数学、政治、爱

一、连贯与溢出:假象与真理

二、类性程序与真理

第三章 “非美学”的产生及艺术与真理的关系

第一节 教谕图示、古典图式、浪漫图式的古今代表观点

一、20世纪之前的三种代表图式

二、20世纪之后的三种代表图式

第二节 链接哲学与艺术的第四种图式——非美学

一、“非美学”的产生

二、“非美学”的含义

三、“非美学”的特征

四、“非美学”艺术真理观

五、“非美学”艺术的使命

第四章 “非美学”艺术批评实践

第一节 诗歌批评

一、解构主客体范畴与无导向性

二、诗歌本身即真理

三、作为事件的诗歌

四、个案:马拉美的“缩减”与兰波的“叠加”

第二节 电影批评

一、电影与哲学

二、电影是对真理的“拜访”

三、电影是“不纯粹”(inpure)的艺术

四、电影的三种批评方式

五、电影的三种运动程式

六、作为新合成的艺术发明

第三节 戏剧批评

一、作为事件的戏剧

二、戏剧产生真理

三、戏剧的“缩减”

四、戏剧的使命

五、批评家的责任

第四节 舞蹈批评

一、舞蹈与哲学

二、舞蹈的“缩减”

三、作为事件的舞蹈

四、舞蹈是“提纯”化的艺术形式

五、巴迪欧舞蹈观的偏离

六、个案:梅尔赛·坎宁安的现代舞

第五章 巴迪欧“非美学”艺术观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巴迪欧“非美学”艺术观的意义

第二节 巴迪欧“非美学”艺术观的局限

一、“非美学”的理论局限

二、“非美学”艺术观的限定性

三、巴迪欧诗学的“功利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阿兰·巴迪欧是近年法国哲学界的新宠,在怀疑论和相对主义盛行的今天,在“哲学已死”和“艺术终结”的大潮中,他却高举“柏拉图主义”的大旗,借助康托尔的数学集合论,提出独特的数学本体论,以对抗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语言本体论。同时,他对真理、主体、事件的探寻也彰显着新的普遍主义理想,让人们重新思考哲学与艺术。巴迪欧认为,哲学有四种真理程式,即科学、艺术、政治与爱,其中每一种程式都有自己的真理生产标准,能够自己产生真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非美学”的艺术观,即认为艺术不受哲学束缚和控制,有其内在性和单一性,自己能够在艺术构成和艺术事件中,通过艺术主体来产生真理。他还提出艺术的使命和责任,即建立“非帝国”的非浪漫主义的艺术世界,以对抗帝国化的艺术传播媒介和市场奴役的扭曲价值观。巴迪欧的所有艺术理念都是通过具体的(被哲学化的)艺术实践形态来阐释的,渗透在对诗歌、电影、戏剧、舞蹈等艺术形态的理解中。当然,巴迪欧的“非美学”艺术观还有一些局限性,比如“非美学”并不是一个概念式的命题,不能包含所有艺术门类,因而他对艺术门类的选择就很“挑剔”和“限制”,并且趋向于一种哲学化的阐释倾向。对语言的排斥和使用巴迪欧也表现出矛盾的二律背反,此外,虽然巴迪欧标榜“非美学”是评价艺术的唯一方式,也是艺术真理存在的唯一方式,然而在其他真理程式中也存在“非美学”内生性和单一性的逻辑,并且艺术也十分普遍地与其他真理程序(如政治、爱)密切地缝合着。这是巴迪欧的局限,但并不能阻止巴迪欧的意义,他的“非美学”艺术观为当代美学打开一条新的通道,让艺术重新获得自由和身份,对美学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艺术生态有极大的启发。
  具体而言,文章由五个章节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思路和内容,为巴迪欧的“非美学”艺术观研究提供一个宏观的背景引介。第一章开始切入主题,此章节主要讲述巴迪欧其人及其“非美学”艺术观的思想背景,即哲学上的“终结”与“缝合”倾向和艺术上的“终结”与解构倾向,前者包含解释学的“阐释”指向、分析学派的“规则”指向及后现代的“解构”指向,后者则含纳反艺术对艺术的消解、媚俗文化对艺术的解构、艺术的“祛魅”及反浪漫主义及艺术的反人本主义等。
  第二章主要讲述“非美学”艺术观的哲学基础,其中具体阐释了艺术真理的哲学基石——事件哲学,巴迪欧认为,连贯性的知识性序列构成假象认知(如维特根斯坦学派等),真理则是对这种连贯性的打破和溢出,此时就发生了事件。在此基础上,巴迪欧提出四种真理类性程序:艺术、数学、政治和爱,并进一步论证真理类性程序(以艺术真理为代表)与真理的关系。
  第三章对论题进一步展开,深入论述“非美学”的产生及艺术与真理的关系。巴迪欧引出三种艺术与真理的图式:教谕图式、古典图式、浪漫图式,并指出它们在20世纪的困境和式微,从而提出新的图式——“非美学”,本章即主要对“非美学”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真理观及艺术使命进行层层剖析,力图对“非美学”进行较全面的梳理。
  第四章则着眼于“非美学”艺术批评实践,巴迪欧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即从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出发,进而在其内部发掘真理唯一的可能性。因而艺术实践在“非美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本章即对巴迪欧的诗歌、电影、戏剧、舞蹈批评进行细致解读,从另一个视角更全面立体地还原“非美学”的美学内涵。
  第五章是总结性的章节,主要分析巴迪欧“非美学”艺术观的意义与局限,作为一种新理论,“非美学”在为美学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必然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如理论自身存在矛盾性,并且它并非涵盖普遍性的艺术,而是哲学化的艺术,而且作为反抗后现代主义的理论,“非美学”有时并不能站在客观辩证的视角。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在结语部分,对巴迪欧的“非美学”艺术观进行整体的把量和评判,并分析本文的欠缺和不足之处,希望中国学者能够在辩证借鉴西方理论话语的基础上,立足民族性,形成自己的理论生长点,在交融互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开拓中国美学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