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思考——以昌黎地秧歌为例
【6h】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思考——以昌黎地秧歌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河北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璀璨艺术星河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中的一个,它凭借着其特有的艺术表演形式,于二零零六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昌黎地秧歌是在乡村中土生土长的一种民间艺术,它的发展情况关乎昌黎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河北昌黎地秧歌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大家在农歇时,在茶余饭后,在节假日中都免不了跳秧歌。因为河北昌黎地秧歌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审美水平,还体现了昌黎人对待生活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河北昌黎地秧歌发展到现在不再仅仅是一项娱乐节目,它更是具有了独特的健身康体价值和商业价值。河北昌黎地秧歌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里,我们不能因为她辉煌的成就就高枕无忧,因为昌黎地秧歌在发展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河北省政府也开始着手于昌黎地秧歌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作为一个河北人、一个舞蹈人,我有义务为这门民间舞蹈艺术更好的发展献出我的一份力。
  本文通过文本收集、艺人采访、田间走访、视频音像采集、问卷调查分析等方法研究。本文第二章从河北昌黎地秧歌的兴起与表演形式开始着手研究,在第三章中提出昌黎地秧歌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在第四章和第五章里寻找保护和传承河北昌黎地秧歌的途径以及传承的意义。最后的在结语部分对前文进行了概括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