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科胸腔镜联合免疫组化对恶性间皮瘤与胸膜转移性腺癌的诊断价值
【6h】

内科胸腔镜联合免疫组化对恶性间皮瘤与胸膜转移性腺癌的诊断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3.2 两组患者胸腔镜下表现比较

3.3 两组患者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CR

4.2 Vim

4.3 MC

4.4 D2-40

4.5 CK5/6

4.6 WT-1

4.7 TTF-1

4.8 Napsin A

4.9 CEA

4.10 CK7

第五章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恶性间皮瘤的诊治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是诊断胸腔积液的重要方法,并证实引起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是胸膜转移癌和胸膜间皮瘤。然而通过胸腔镜表现及常规HE切片的组织形态来鉴别两者常有较大困难。故本文旨在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联合一组免疫组化抗体在恶性间皮瘤与胸膜转移性腺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呼吸科住院确诊的胸膜转移性腺癌及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呼吸内镜室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观察其胸腔镜下表现,并行胸膜组织活检。对组织切片行常规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表现,然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行相关抗体染色,包括CR、MC、TTF-1、P63、Napsin A、D2-40、Ki-67、1im、CK、CK7、CK5/6、WT-1和CEA,并分析其在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1.共纳入研究对象120例,其中包括恶性间皮瘤49例,男30例,女19例,年龄在19-79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胸膜转移性腺癌71例,男28例,女43例,年龄在31-82岁之间,平均年龄58岁。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P=0.019<0.05),恶性间皮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而胸膜转移性腺癌则恰恰相反,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两组患者的年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69>0.05)。
  2.所有患者胸膜在胸腔镜下的表现分为4种(将某种形式改变作为主要表现,以便于比较):①局部结节或肿块68例(56.7%),恶性胸膜间皮瘤27例(55.1%),胸膜转移性腺癌41例(57.7%);②胸膜明显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分隔或粘连带26例(21.7%),恶性胸膜间皮瘤15例(30.6%),胸膜转移性腺癌11例(15.5%);③胸膜明显充血、水肿4例(3.3%),胸膜转移性腺癌4例(5.6%);④胸膜弥漫性增厚、凹凸不平22例(18.3%),恶性胸膜间皮瘤7例(14.3%),胸膜转移性腺癌15例(21.1%)。根据行×列表卡方检验,两组疾病的胸腔镜表现无显著性差异(P=0.098>0.05)
  3.免疫组化抗体CR、MC、TTF-1、NapsinA、D2-40、Vim、CK7、CK5/6、WT-1、CEA在两种疾病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CR、MC、D2-40、Vim、CK5/6、WT-1的阳性表达率恶性胸膜间皮瘤明显高于胸膜转移性腺癌(90.7%vs5.5%,57.6%vs23.7%,50%vs3.4%,86.8%vs12.9%,61.3%vs8.7%,58.8%vs14.3%,P<0.05);而CEA、TTF-1、NapsinA、CK7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低于后者(0vs90.9%,11.6%vs95.5%,0vs86%,72.7%vs100%,P<0.05)。而P63、Ki-67、CK在两种疾病的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14.3%vs32%,25.1%vs30.2%,89.7%vs97.3%,P>0.05)。
  4.间皮相关抗体CR、Vim对恶性间皮瘤的诊断均兼具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而MC、D2-40、CK5/6和WT-1对MPM的诊断虽具较高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上皮相关抗体TTF-1、Napsin A、CEA对胸膜转移性腺癌的诊断均兼具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而CK7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特异性较低。
  结论:
  1.内科胸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胸腔积液的一种准确性很高的方法,可以为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病理依据。
  2.免疫组化对恶性间皮瘤与胸膜转移性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以CR、Vim、TTF-1、Napsin A、CE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值得我们将其推广应用。
  3.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免疫组化抗体检查可显著提高胸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尤其是对恶性间皮瘤和胸膜转移性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