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康教育促进农村儿童家长合理使用抗生素效果的评价研究
【6h】

健康教育促进农村儿童家长合理使用抗生素效果的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目的

4 理论依据

5 理论框架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设计类型

2 纳入排除标准

3 资料收集的地点与背景

4 样本的计算及抽样方法

5 研究对象的分组

6 随机化方法

7 干预措施

8 资料收集方法

9 资料的处理

10 干预效果评估的模型

11 指标说明

结果分析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 儿童照护相关情况分析

3 儿童家长接受干预措施的情况

4 儿童家长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情况

5 干预效果的评估

讨论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以及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均衡情况

2 干预前后儿童家长知信行的改变

3 关于干预效果

结论和建议

创新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抗生素是全球应用最为广泛和滥用最明显的药物之一,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更为严重,用药行为不合理。学龄前儿童是呼吸道感染的易感人群,滥用抗生素危害也更大,要规范儿童抗生素的使用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儿童父母的作用。农村居民医药知识匮乏、合理用药意识淡薄是促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因素,并且患者的期望会对医生的处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干预能够促进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一项重要的干预手段,针对农村居民乃至农村儿童家长的干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探索综合教育干预措施对儿童家长抗生素知信行的影响,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据此探讨针对儿童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有效干预措施,尝试建立儿童抗生素干预模式,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评估健康教育在改善农村儿童家长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农村地区0~7岁儿童的家长,设计类型是整群随机对照设计(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RCT),以每个行政村内的0~7岁儿童家长作为一个群体,是以整群为单位进行的纵向设计研究,属于类实验研究。本研究设有对照组并有自身前后对照。经过计算,确定样本量为720人,通过PPS抽样法在阳谷县YL镇选取了12个样本村,并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2个组,其中干预组6个村,对照组6个村,每个村60名0~7岁儿童的父母或祖父母。
  干预组接受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在实施干预措施之前,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在干预措施结束之后对其进行第二次调查。本研究主要的干预措施是健康教育,包括定期的抗生素合理使用讲座、张贴宣传画和发放合理用药宣传册。教育培训共进行3次,统一由1名儿科临床医生完成。期间进行了个人访谈以了解问卷所收集不到的信息。本研究主要使用双重差分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并做了亚群分析,分析过程中均考虑了整群设计效应。
  研究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对常见抗生素的知晓率均有所提高,干预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干预组研究对象知晓抗生素种类数由干预前的平均7.29种增加到10.63种,而对照组由干预前的7.13种增加到干预后的9.58种,经双重差分法分析发现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儿童家长知晓抗生素的种类数(系数=0.9,P<0.05)。同时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儿童家长对“滥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性”(OR=4.12,P<0.01)和“购买抗生素需要凭处方”(OR=3.21,P<0.01)的知晓率。
  干预措施使儿童家长对常见疾病使用抗生素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OR=2.47,P<0.01),干预之后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应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而且干预后儿童家长对“抗生素有预防作用”(OR=1.76,P>0.05)、“抗生素联用效果好”(OR=1.36,P>0.05)、“症状好转就应该立即停药”(OR=1.43,P>0.05)、“有必要凭处方购买抗生素”(OR=1.76,P>0.05)和“是否会主动要求抗生素”等问题上的态度均有所好转,但仅对“是否会主动要求抗生素”的态度转变有显著性。
  干预措施使研究对象为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自行加减剂量”、“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和“间断服药”三种不合理行为出现频率降低的可能性分别增加127%(P<0.05)、135%(P<0.01)和29%(P>0.05)。接受干预措施使儿童家长为儿童使用抗生素药物时停药时间更加合理(OR=2.33,P<0.05),但干预措施并未使儿童家长减少为儿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行为(OR=0.80,P>0.05)。对于综合性指标“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行为的比例”,干预组在干预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行为比例从92%下降到了84.92%,下降了7.08%,而对照组从干预前的88.85%上升到91.33%,即经过干预儿童家长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行为的比例降低了9.56%(OR=0.29,P<0.01)。结果显示儿童家长与儿童的关系和教育程度不同其干预效果也不同,干预措施对母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干预效果(OR=0.23,P<0.01)好于祖母(OR=0.31,P>0.05),对高学历儿童家长的干预效果(OR=0.22,P<0.01)好于低学历儿童家长(OR=0.52,P>0.05)。
  研究结论:
  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对山东省阳谷县农村地区的儿童家长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能够使儿童家长掌握更多的抗生素知识,进而转变了对抗生素的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最终使一部分儿童家长能够付诸实践改正不合理的为儿童使用抗生素的行为、保持合理的使用行为。并且经过亚组分析发现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对儿童母亲产生的效果比对儿童祖母产生的效果更好,对高学历儿童家长产生的效果比对低学历儿童家长产生的效果更好。
  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议卫生相关部门考虑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遏制抗生素滥用,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2.对社区儿童家长实施抗生素合理使用干预时为保证干预效果可主要选择母亲和儿童家长中学历较高者作为干预对象,以家庭为单位实施干预时应该以母亲或家庭中学历较高的成员为突破口,或者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相应的容易被接受的干预措施。
  3.研究结果显示某些态度和行为却未能得到改变,提示后续相关研究可通过延长干预时间、加大干预力度来验证这些态度和行为是否可以被健康教育所改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