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用作路基填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6h】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用作路基填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液限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1.2.2 高液限粘土的改性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物理特性研究

2.1 黄泛区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成因

2.2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矿物成分

2.2.1 概述

2.2.2 X射线衍射分析

2.3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颗粒分析

2.3.1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液塑限试验

2.3.1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烧失量的测定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3.1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压实特性

3.1.1 概述

3.1.2 试验现象及结果

3.1.3 试验结果分析

3.2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CBR值特性

3.2.1 概述

3.2.2 试验现象及结果

3.2.3 试验结果分析

3.3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剪切性状

3.3.1 概述

3.3.2 试验现象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回弹模量研究

3.4.1 试验结果及现象

3.5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压缩固结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改性研究

4.1 石灰改性研究

4.1.1 试验现象

4.1.2 试验结果

4.1.3 试验分析

4.2 粉煤灰改性研究

4.2.1 试验结果

4.3 石灰与粉煤灰改性研究

4.3.1 试验现象

4.3.2 试验结果

4.4 改性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淤积高液限粘土路基的变形及稳定性研究

5.1 FLAC3D软件

5.1.1 FLAC3D的求解流程

5.1.2 FLAC3D的本构模型

5.2 路基模拟方案

5.2.1 计算方案

5.2.2 路基模型与边界条件

5.2.3 计算参数

5.3 边坡稳定性

5.3.1 强度折减法

5.3.2 模拟计算结果

5.3.2 结论分析

5.4 路基沉降计算

5.4.1 模拟计算过程

5.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黄泛区湖淤积高液限粘土或以湖相沉积层、或以粉土夹层广泛分布于鲁西南-鲁西北平原区,其塑性和粘性较高,水稳定性差,难以压实。目前在此类地区修建道路时,一般按规范要求,采用换填或改性处理的方法,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增加工程造价。因此,研究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直接利用与经济改性技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
  本研究选取济徐高速公路沿线的典型湖淤积高液限粘土,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其物理、力学特性,以揭示该类土的压实特性以及在不同含水率与压实度状态下的强度变化规律。同时,针对路床区填料强度要求,对该类土进行改性研究。采用FLAC3D软件分析该类土填筑路基的变形稳定性,提出该类土用作路基填料碾压控制含水率、压实度的临界指标。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1)黄泛区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的颗粒组成以粉粒和粘粒为主,粘土矿物含量高,其塑性指数高而塑限偏低。因此,该类土兼有粉土与高液限粘土的性质,表现出高的粘滞力、强的吸湿性和保水性,其压实过程中对水敏感性强,高于最佳含水率以后4%后饱和度较高,压实易出现弹簧现象。
  (2)该类土的CBR值、抗剪强度、回弹模量及压缩模量等力学性质指标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性,随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该类土的水稳定性差,含水率是影响其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在含水率不高于最佳含水量4%、压实度90%以上时,其强度较高,不浸水CBR值满足规范对路堤区填料最低要求。
  (3)石灰改性和小剂量石灰与粉煤灰的改性效果较好,掺灰拌合后的闷料时间宜为3~4天。改性土的CBR强度在压实度90%以上时可达10%以上,满足规范对路床区填料的最小承载比要求。
  (4)黄泛区湖淤积高液限粘土用作路基填料时,路堤区的碾压控制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的基础上提高4%、压实度较规范标准降低3个百分点后,路基的变形与稳定性可满足路用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