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朴世采礼学思想研究——以服制说和荡平策为中心
【6h】

朴世采礼学思想研究——以服制说和荡平策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朴世采礼学思想形成渊源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节 生涯及著作

第二节 礼学思想形成渊源

第三节 礼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己亥礼讼与朴世采的服制说

第一节 己亥礼讼的起因及演变

第二节 对三年说的考证与论驳

第三节 朴世采的期年服制说

第四章 皇极荡平论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节 皇极荡平论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皇极荡平论的提出

第三节 皇极荡平论的方法论

第四节 皇极荡平论的局限性及历史意义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南溪朴世采是朝鲜继金长生、郑逑、郑经世、金集、朴知诫、宋时烈、宋浚吉、李惟泰等学者之后的又一位礼学大家,留下了诸多礼学著作,对朝鲜礼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大量的文献考证和严密的逻辑性可以说是朴世采礼学思想的突出特点。
  礼学的发展带来了典礼论争的广泛展开,其中己亥年的典礼论争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己亥礼讼的背后隐藏的是自朝鲜建国以来就存在的党争问题和在行礼过程中对于典据考证的不足。朴世采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典据的考证和分析,分别论证阐述了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观点:西人代表宋时烈的期年说、南人代表尹鑴的斩衰三年说和许穆的齐衰三年说。在朴世采将自己的礼学思想付诸政治实践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即为皇极荡平论的提出。朴世采强调君主应通过建极和破朋党来达到荡平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实现政局的稳定和乡村的教化,使国家能够在礼的约束下正常运转。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己亥礼讼和皇极荡平论为中心,以朴世采所著《服制私议》、《陈时务万言疏》《随笔录》等史料为着手点,分析了其在己亥礼讼这一论争过程中,运用典据分别对尹鑴、许穆和宋时烈的主张进行分析并找出了各自的问题点,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朴世采本人的礼学思想。此外,本文还对朴世采试图将其礼学思想付诸政治实践的政治改革——荡平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荡平论提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模型,以及荡平论的历史意义和存在的局限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