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中宗朝《景龙文馆记》诗人群诗歌创作研究
【6h】

唐中宗朝《景龙文馆记》诗人群诗歌创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二、《景龙文馆记》及其诗人群概述

第一章 宫廷应制诗

第一节 内容上的近似

一、意象典故使用密集

二、构思及组句的近似

三、难得的充实描写

四、受限于宫廷应制环境,政治色彩大于文学色彩

第二节 形式上的结构化

一、结构模式化

二、承继六朝笔法又始现自身特点的中间描写

三、始现特色的起句结句

第三节 成因分析

第二章 贬谪诗

第一节 沉潜内心的内容

一、“畏途横万里”“迁窜极炎鄙”——贬臣就任之路上的艰危忧惧

二、“弃置一身在,平生万事休”——贬臣生涯的痛苦煎熬

三、诗人们的自我纾解与超脱

四、诗人们各异心性下体现出的相异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 独具气象的创作

第三章 交游抒怀诗

第一节 同僚唱和

第二节 朋友间来往赠答、送别离伤

一、赠答

二、送别伤离

第三节 个人咏物写景抒怀诗

第四章 余论

第一节 史载之“绝唱”

第二节 个人色彩由迸发到隐匿之背景探析

第三节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一般的文学史及诗人选集均将目光放在了声名较显的诗人身上,那些散落的诗人们在历史以及诗史上都有他们自己的角色和重要作用。唐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唐诗的成熟是众多诗人合力的结果。本文试图将重点放在这群相对湮没无闻的诗人身上,探讨他们在历史上的文学面目。本文选取唐中宗朝《景龙文馆记》诗人群在初盛唐之交的诗歌创作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在武后后期及唐中宗时期围绕在唐中宗身边的修文馆诗人们诗歌创作的情况。试图以之折射唐诗的创作在初盛之交所呈现的特点,力图探索当时诗坛诗歌创作的实际状况,探究此阶段唐诗的发展成熟的过程。
  本文将诗人群这一时段创作的诗歌分为宫廷应制诗、贬谪诗和交游抒怀诗三部分。结合史书和总集等资料汇编,再综合相关诗人的年谱和作品集,对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系年梳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一部分诗歌呈现的自身特点,进行文本细读,就其内容、结构、情感因素等进行详细论述和分析。结合背景环境,揭示诗人们在具体创作情境中的态度,对其诗歌创作进行客观评价,力求呈现当时诗歌创作的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