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居民养老尊严问题研究——以山西省文水县为例
【6h】

农村居民养老尊严问题研究——以山西省文水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文献综述

1.1.1选题背景

1.1.2理论依据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创新点

2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获得

2.1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内涵及要求

2.1.1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内涵

2.1.2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实现条件

2.2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保障

2.2.1平等享有国家养老补助金

2.2.2平等享有加入新农合的权利

2.2.3平等拥有老年活动的地位

3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缺失

3.1经济生活领域尊严缺失

3.1.1政府的经济补贴力度不大

3.1.2农村养老居民收入低

3.1.3子女对农村养老居民关照少

3.2政治生活领域尊严缺失

3.2.1投票选举权被忽视

3.2.2极少参加村内会议

3.3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尊严缺失

3.3.1农村老年文化事业发展缓慢

3.3.2缺乏精神寄托

3.4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缺失的性别之差

3.4.1地位尊严缺失的性别之差

3.4.2身体状况尊严缺失的性别之差

3.4.3精神生活尊严缺失的性别之差

4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4.1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缺失的原因

4.1.1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4.1.2相关工作人员的失责

4.1.3农村文化环境的影响

4.1.4部分农村子女不养老

4.1.5农村养老居民自身的问题

4.2农村居民养老尊严提升的对策

4.2.1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2.2加大相关机构的关注力度

4.2.3增强农村养老居民的尊严感

4.2.4优化农村文化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免征农业税政策、新农村建设战略、新农村医疗保险给农村养老居民带来了实惠,但是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在养老过程中所获得的尊严与城市居民在养老过程中所获得的尊严差距较大。在此背景下,系统地研究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问题成为了必要。本文以山西省文水县农村为例,阐述尊严和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内涵,并提出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要求,论述了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获得与缺失,并分析导致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缺失的原因,进而提出提升农村居民有尊严养老的对策。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尊严理论为立足点。首先,系统地论述了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内涵、要求。文中指出了农村居民要实现有尊严养老需要满足以下七个条件:第一,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第二,享有与其他社会群体平等的权利;第三,职业和地位受到尊重;第四,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活;第五,享受愉悦的感情生活;第六,保障农村养老居民在农村社区的地位;第七,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说明了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的现状。再次,分析了导致农村居民养老尊严缺失的主要原因:第一,农村养老居民自身的问题,文化水平较低,尊严意识麻木,缺乏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第二,农村子女不养老;第三,相关工作人员的失责;第四,农村文化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农村居民养老尊严提升的对策:第一,加大相关机构的关注力度。第二,增强农村养老居民的尊严感。第三,优化农村文化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