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e微合金化对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
【6h】

Ce微合金化对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文献综述

1.1电工钢概述

1.2取向硅钢的发展史、现状以及前景

1.3微合金化技术的发展

1.4稀土概述

1.5抑制剂概述

1.6选题背景

2实验研究

2.1实验材料

2.2实验内容

2.3实验方案

3稀土Ce对实验钢金相组织的影响

3.1稀土Ce对实验钢热轧组织的影响

3.2稀土Ce对实验钢常化组织的影响

3.3稀土Ce对实验钢冷轧组织的影响

3.4稀土Ce对实验钢脱碳退火组织的影响

3.5稀土Ce对实验钢高温退火组织的影响

3.6本章小结

4稀土Ce对实验钢析出第二相的影响

4.1稀土Ce对析出相类型的影响

4.2稀土Ce对析出相分布的影响

4.3本章小结

5稀土Ce对取向硅钢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

5.1稀土Ce对实验钢热轧织构的影响

5.2稀土Ce对实验钢冷轧织构的影响

5.3稀土Ce对实验钢初次再结晶退火织构的影响

5.4稀土Ce对实验钢高温退火织构的影响

5.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于软磁性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传统取向硅钢产品由于性能与功能上的局限性,对于开发新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取向硅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针对白云鄂博矿区原矿中天然存在稀土等相关稀有元素,经过检测在成品中仍然固溶有少量稀土,相关元素的添加,对产品性能各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研究稀土在取向硅钢中的作用机理,在制备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特性,为实际生产过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及科学指导。
  本文以稀土的添加对实验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为研究前提,在实验室利用刚玉管式炉模拟工厂退火过程,研究Ce对含Si3%硅铁合金在各个热处理工艺及加工工艺下对组织及织构的影响,利用聚光共聚焦观察晶粒尺寸变化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宏观织构后分析织构方面的影响与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退火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高温退火温度为1210℃时晶粒尺寸最大,1#实验钢(含稀土)平均尺寸在2.21mm,局部有3.25mm的大晶粒出现,晶界平直顺滑,以等轴晶为主;2#实验钢(不含稀土)平均晶粒尺寸为1.22mm。1#实验钢(含稀土)中第二相质点作为抑制剂分布更加均匀,且尺寸较小,主要集中在100~200nm;2#实验钢(不含稀土)中的第二相质点作为抑制剂析出尺寸较大、主要集中在500~1000nm。高温退火后1#实验钢(含稀土)Goss织构在Φ1偏离约5°,2#实验钢(不含稀土)在Φ1偏离10°,添加稀土Ce使实验钢形成织构向着位向准确的Goss织构接近。观察微观组织1#实验钢在高温退火前析出的第二相尺寸细小,弥散部分于基体中,2#实验钢析出第二相较大,不利于钉扎晶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