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危机管理中的政策应对——以黄岩岛争端、天安舰事件为例
【6h】

国际危机管理中的政策应对——以黄岩岛争端、天安舰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

四、研究重点、难点

第一章 国际危机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国际危机的内涵

一、危机

二、国际危机

第二节 国际危机管理的定义、特点和过程

一、危机管理的定义

二、国际危机管理的定义

三、国际危机管理的特点

四、危机管理过程

第三节 国际危机管理模式

一、谈判

二、第三方干预

三、威慑

四、有限战争(limited war)

第二章 中菲黄岩岛争端中的危机管理

第一节 黄岩岛争端的背景与历史回顾

一、黄岩岛争端的背景

二、黄岩岛争端回顾

第二节 黄岩岛争端的复杂性

第三节 中国在黄岩岛争端危机管理中的政策应对

第四节 黄岩岛争端中危机管理影响因素

第五节 美国、日本等国对南海危机的立场及其评估

第六节 东盟对南海危机的立场及其评估

第三章 天安舰事件中的国际危机管理

第一节 天安舰事件背景及回顾

一、天安舰事件的背景

二、天安舰事件过程

第二节 天安舰事件各方的反应及危机评估

一、韩国的反应及危机评估

二、朝鲜的反应及危机评估

三、美国的反应及危机评估

四、中俄的反应及危机评估

第三节 天安舰事件中危机管理模式的运用

一、谈判模式

二、第三方干预模式

三、威慑模式

第四章 对中国建立国际危机管理模式的启示

第一节 有效的危机管理对维护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选择危机管理模式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维护国家利益是危机管理遵循的根本原则

二、危机管理模式坚持“刚性”与“弹性”相统一原则

三、危机管理模式多样性原则

第三节 完善危机管理法制、机制建设

第四节 加强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间交往愈来愈紧密的同时,彼此间的摩擦和冲突也在频繁发生。如何在危机发生前及时预警,危机发生初期迅速反应,危机发生中有效掌控局势使事态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最大程度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危机后能稳固成果,做好善后措施,需要危机当事方有一套完善合理的危机管理模式。
  2012年4月的中菲黄岩岛争端,从当事双方最初的反应,到各方的后续应对,加之第三方对事件的关注和介入,都可以理解为应对争端的危机管理过程。2010年3月发生的天安舰事件,是在朝核问题大背景下发生的一次突发性危机事件。本文通过对中菲黄岩岛争端和天安舰事件过程的回顾,运用国际危机管理理论对危机各方的反应和介入方式进行梳理,并从国际、国家和个人层面分析选择不同危机管理手段和模式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得出在国际危机管理中不仅要综合考虑国际体系、地区格局、国家利益以及决策者个人等因素对危机管理的影响,在处置过程中也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管理模式或手段,已达到管理效果最优化。借此也对完善中国的危机管理模式做出一定思考,中国需要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基础上,坚持刚性和弹性相统一的处理原则,综合合理利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有区别地处理各类危机事件,并在此基础上,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危机管理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