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离校前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某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离校前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研究背景

1.1 目前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基本状况

1.2 目前大学毕业生焦虑水平的基本状况

1.3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资料与方法

3.1 资料来源

3.2 资料收集方法

3.3 调查内容和调查工具

3.4 资料整理与录入

3.5 资料分析方法

3.6 调查质量的控制与评价

四、结果与分析

4.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4.2 毕业生离校前焦虑症状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 离校前毕业生焦虑状况多因素分析结果

五、讨论

5.1 医学毕业生焦虑水平现状

5.2 性别对离校前毕业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5.3 年龄对离校前毕业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5.4 专业对离校前毕业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5.5 家庭方面原因对离校前毕业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5.6 所学专业满意度不同的毕业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5.7 考研状况不同的毕业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5.8 不同工作落实情况的毕业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5.9 是否经过就业指导的毕业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5.10 不同恋爱状况的毕业生之间焦虑差异明显

六、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认知能力在大学阶段发展迅速,但思想深度还不够,社会经验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弱。尤其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考研压力、爱情分合等人生抉择时,极易打乱内心的平衡,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处于毕业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有很大的变动,有的甚至引发极端行为,人格处于矛盾冲突的应激状态。
   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面相对较窄,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现在各种医疗纠纷经常见于报端,所以他们的心理压力相对于一般毕业生较大。这些医学生毕业后大多要担负起治病救人的职责,他们将来的服务主体是人最宝贵的健康和生命。无论从毕业生自身出发,还是从全民利益考虑,其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否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这一阶段医学毕业生避免或消除由生活、就业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和生活品质,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与发展,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使他们日后成为一个掌握先进熟练的医疗技术知识和心理健康的人才,已成为当今我们关注的焦点,需要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深深的思考。因此,本人实施此次调查专门针对滨州医学院医学毕业生离校前一周的焦虑状况进行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对医学本科毕业生离校前的焦虑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影响离校前毕业生焦虑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改善毕业期毕业生离校前的焦虑现状,为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滨州医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包括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和药学专业。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专业、生源地、考研状况、是否是独生子女、恋爱状况、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专业满意度和就业落实情况等项目。
   研究结果:
   (1)本次被调查人数1139人,回收有效答卷1127份,有效回收率98.1%;(2)滨州医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离校前的焦虑水平较高;按照焦虑程度评定标准,不同焦虑程度的人数和构成比为:无焦虑症状824人,占73.11%。有焦虑症状表现的303人,占26.89%。其中轻中度焦虑241人,占21.39%,重度焦虑62人,占5.5%;(3)影响离校前的毕业生焦虑状况的因素有性别、专业、父/母亲职业、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工作落实情况、恋爱状态、所学专业满意度、择业满意度和工作落实情况;(4)女生焦虑状况比男生严重,有统计学意义;(5)五个专业与毕业生焦虑的相关性从高到低是护理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不同专业间的大学生焦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农村生源的毕业生焦虑状况比城镇生源的毕业生严重,二者间的焦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家庭经济状况的优劣与毕业生的焦虑情绪有明显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8)父/母职业是公务员的毕业生焦虑水平最低,父/母职业是个体或者农民的焦虑水平较高,不同的父/母职业的毕业生焦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焦虑发生率与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度成反比,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度越高,焦虑发生率越低,所学专业满意度不同的毕业生的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无就业意向和有就业意向但未签约的同学的焦虑水平比较高,考取研究生的同学焦虑水平最低,不同工作落实情况的毕业生焦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恋爱不同状态的毕业生之间的焦虑水平差异显著,犹豫不决可能分手的毕业生焦虑比率最高,焦虑情况也最严重;(12)是否经过就业指导、是否是独生子女毕业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对策与建议:
   学生自身方面:1)要学会自我调适,正确定位;2)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就业实力;3)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积极的毕业就业观。
   学校方面:1)建立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2)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建立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3)加强择业价值观教育,培养其积极的职业观建立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家庭方面:1)家长和亲友要关心临毕业离校的毕业生的心理状况;2)正确评价毕业生的能力,给毕业生一些有益的建议。
   社会方面:1)完善医学毕业生就业机制;2)完善到西部和基层卫生机构服务激励机制与政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