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芳香温通合剂对人工血管移植术后病人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
【6h】

芳香温通合剂对人工血管移植术后病人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针对人工血管移植术后病人瘀阻脉络,气血不畅,甚或痹阻不通而发病之病机特点,拟定芳香温通、温化痰湿、祛痰止痛之芳香温通合剂(FXWTD)。配合手术应用,观察了胭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病人术后第1、2年的疗效评价、踝/肱指数测定及彩超检查人工血管通畅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2年总有效率中药组(70.58%、58.82%,)较对照组(56.25%、37.5%)均明显提高(P<0.05),中药治疗组ABI(0.67±0.18、0.59±0.20、)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ABI(0.43±0.22、0.38±0.19)(P<0.05);术后2年中药组人工血管通畅率(58.82%)较对照组(31.25%)显著提高(P<0.05)。
   对鸡胚绒毛尿囊膜及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麝香、苏合香、冰片等药物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形成管腔结构。另外,通过病理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酶联免疫吸附、实时荧光PCR等手段对兔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各种基质进行检测,可得知芳香温通类中药可起到同辛伐他汀相似的疗效。
   研究亦表明,芳香温通合剂能够起到多途径多环节血管保护作用,包括显著的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升高保护性内源性NO水平,改善缺血损伤引起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有效抑制动脉壁炎症反应,阻遏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2月~2008年3月胭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患者34例,由SP10.0产生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FXWTD)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39条肢体均接受胭动脉人工血管移植,人工血管(ePTFE)直径8mm,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远端皮温明显升高。28例患者静息痛缓解,4例患者有轻度静息痛,评分为1~3分.术后仅有2例患者仍有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大于1000m。术后予低分子肝素针0.4ml抗凝治疗,1周后改用华法令片口服(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调整抗凝药物剂量),INR维持在2.5-3,时间至少为6个月。同时予阿司匹林、波立维祛聚治疗,并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降低动脉硬化易患因素,预防术后并发症,对症处理术后血栓、出血、疼痛等,并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芳香温通合剂口服。芳香温通合剂由苏合香、安息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荜茇、白术、诃子肉、朱砂等中药组成。由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制剂室加工生产,10ml支,每毫升含生药1g。患者手术后每次服20ml,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至少服2个疗程。
   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术后随访2年以上,平均随访3.2年(2.2-3.6年),依从性良好。随访期间3条患肢出现人工血管感染,给予再次手术取出人工血管;1条患肢术后6个月出现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再次行人工血管旁路治疗;2条患肢于术后1年出现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PTA术。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中药组术后12个月总有效率70.58%,24个月总有效率58.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所有患者ABI值为0.25±0.2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患者ABI较术前明显升高,所有患者ABI值为0.85±0.32,较术前差异显著(P<0.01),而术后12、24个月ABI值中药组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超声监测治疗组术后人工血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