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温肺止哮汤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外周血白介素17的影响
【6h】

温肺止哮汤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外周血白介素17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气道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IL-17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炎性介质,国内外学者研究证明其作为哮喘发病相关细胞因子网络的重要成员之一,参与了哮喘炎症反应。研究支气管哮喘儿童体急性发作期外周血IL-17水平变化,对探讨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用药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寻求干预治疗方案已成为医疗界关注的热点。吸入激素治疗小儿哮喘已广泛应用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吸入激素并不能从根本上逆转哮喘的自然病程,不能纠正潜在的免疫失调,而且全身性的副作用近来也有报道,如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下调,骨代谢异常,生长发育迟缓。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或是替换方法来控制该病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中医药己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兴趣,有的学者报道运用一些治疗哮喘的中草药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的用量,并在动物模型上有降低AHR、抑制Eos的浸润的作用,提示了中医药防治哮喘有着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本课题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外周血IL-17、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肺功能相关指标在温肺止哮汤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温肺止哮汤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外周血IL-17的影响,确定其对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的作用,以了解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寻求支气管哮喘中医防治的新思路,并为支气管哮喘中医症候量化分型相关理论基础。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5月山东省寿光市中医院儿科门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50例作为哮喘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选择健康查体患儿4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8例。采用ELISA法测定哮喘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IL-17水平,同时监测其肺功能(FEV1%、PEF%)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儿童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
   2.哮喘组儿童外周血IL-17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3.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儿童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FEV1%减低、PEF%减低(P均<0.05)。
   4.哮喘组儿童外周血IL-17水平与FEV1%、PEF%呈显著负相关(r=-0.884,P<0.05;r=-0.867,P<0.05),而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显著相关(r=0.916,P<0.05)。
   结论:
   1.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外周血白介素-17水平升高,并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表明IL-17参与了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理过程,从而介导中性粒细胞募集,引起气道炎症反应。
   2.应用温肺止哮汤治疗后,支气管哮喘患儿FEV1%、PEF%升高,表明温肺止哮汤对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有一定的疗效;且外周血IL-17亦明显降低,表明温肺止哮汤可能通过降低IL-17的含量,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