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革命·文学·转型——丁玲内在生命的追逐
【6h】

革命·文学·转型——丁玲内在生命的追逐

代理获取

摘要

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两大部分。
   绪论梳理了学术界对丁玲创作转型研究的五大成果:“外力说”、“内外力推动论”、“自我拯救论”、“两元并置论”、“自我认同论”。笔者发现,研究者们渐渐地从外视角转向内视角来分析丁玲文学转型的原因。接着,笔者阐释了论文的主旨和目的。本文分析了丁玲创作生涯初期(1927年-1936年)的转型,以此为契机,比照转型前后的丁玲,以其“内在生命”的追逐为内核,厘清丁玲革命、文学、转型后的创作与自我内在生命的关系及其追寻自我内在生命的表现,探讨丁玲创作转型后体制规范给她带来的影响,由此看丁玲的变与不变,看她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丁玲内在生命的追寻》,首先界定了丁玲的文学转型,其转型以《韦护》为起点,《水》是其文学创作转型成熟的标志。随后,论文阐释了丁玲从事文学、革命、革命文学与追逐自我内在生命的关系。丁玲从事文学创作、投入革命实践、进行革命文学创作,都是追寻、体验其内在生命的体现,变的是她追逐、体验内在生命的方式,不变的是她始终拥有一颗追逐内在生命的心。最后,论文结合《韦护》阐释了影响丁玲文学转型的具体因素: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革命浪潮、大背景下文学思潮的转变、丈夫胡也频的遇难、丁玲坎坷的社会经历、赶时髦的个性、急欲寻求自我突破的心态等等。
   第二章《丁玲内在生命的体验》,具体分析了丁玲创作转型后内在生命体验的表现。革命书写进入文本后,丁玲努力追求革命与文学的契合,但文学一方面契合了革命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文学内涵的流失,丁玲置身创作矛盾之中:努力补偿缺失的文学性却使革命性的宣传效果欠佳,急欲展现革命情怀又使文本的文学性有所欠缺。革命与文学间出现的离与合实则表现了她对自我生命的体验与追逐,这些在《水》、《阿毛姑娘》中得到明显体现。
   第三章《丁玲创作转型的得与失》,探讨了丁玲创作转型后的写作姿态和体制规范下丁玲创作的得与失。一方面,丁玲以积极、昂扬的写作姿态,极力展现自己书写革命的潜能,真诚地表现革命,为革命造势,如《意外集》、《田家冲》、《一天》、《水》、《消息》等作品;另一方面,丁玲并没有因为书写革命文学而淹没自己的个性,社会意识、女性意识依然强烈,如《母亲》、《给我爱的》、《不算情书》。她一直在体验着内在的自我,寻找自我的认同,展现自我内在的本质。她出入于“自我”与“革命”、个人与集体之中,在自我的不断否定中不断找寻自我,在寻找自我身份认同中得到自我的救赎,在克服知识者自我困境的出路中追逐着主体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