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细胞介素-17对哮喘小鼠急性发作期的影响
【6h】

白细胞介素-17对哮喘小鼠急性发作期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granulocyte,Eos)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其中,Eos浸润是其中一重要环节。哮喘的发病与患者个人过敏性体质及环境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炎症反应、神经机制、气道高反应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免疫炎症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参与哮喘的发病。
   变应原初次作用于机体后,通过抗原提呈作用激活T细胞,激活的Th细胞分泌IL-4、IL-13等细胞因子作用于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IgE,并结合于肥大细胞及Eos表面的IgE受体。当同种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可迅速作用于肥大细胞及Eos,使其激活并产生释放组胺、白三烯等多种细胞活性因子,导致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血管透性增加,炎细胞浸润等多种效应。同时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直接作用于Eos、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等细胞,这些细胞相互作用分泌前列腺素、eotaxin、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构成一个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与哮喘急性发作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可以诱导气道上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及粒细胞趋化蛋白-2等,共同催化多种细胞在气道内浸润,这些炎症细胞相互作用又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构成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之间的复杂网络。本研究对IL-17在小鼠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作用进行了细致研究。
   本研究通过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动物哮喘模型,经鼻给予IL-17干预后,观察其对小鼠Eos及其趋化因子的作用,探讨IL-17对小鼠Eos的影响。从而可以探究哮喘急性发作期,细胞因子网络内各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为哮喘急性发作的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随机将60只balb/c雌性小鼠分为健康组(A)、对照组(B)、哮喘组(C)、IL-17抗体组(D)及IL-17组(E),各12只。A组不做特殊处理,B、C、D、E4组采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给予B、C、D、E4组小鼠生理盐水、OVA、OVA+IL-17抗体(鼻内激发)、OVA+IL-17鼻内激发处理,其各组剂量分别为C组:OVA100μg;D组:OVA100μg、抗IL-17抗体5μg;E组:OVA100μg、IL-170.1μg,以上各组都溶于0.9%的生理盐水40μL中。B组直接给予0.9%的生理盐水40μL。采用HE染色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炎性细胞浸润,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1)。
   结果:
   (1)小鼠有双前肢搔动口鼻、呼吸急促、腹肌抽搐、毛发竖起、二便失禁等表现,且肺组织切片示支气管、血管周围、肺间质及肺泡腔有数量不等的各种炎性细胞浸润,包括Eos、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各种炎症细胞浸润;气道上皮损伤,结构紊乱;气道内杯状细胞肥大增生,气道内有大量黏液分泌,并有黏液栓形成等。通过卵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成功。
   (2)C、D、E组小鼠可见气道炎症以嗜酸性粒细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而B组变化较轻,A组正常;
   (3)Eotaxin-1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C、D、E、B、A组(P<0.05),以(-X)±s表示,分别为535.86±25.22、461.24±50.79、362.94±35.29、213.32±42.55、低于检测值下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通过卵蛋白激发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哮喘模型,从而为下一步研究做好准备。
   (2)外源性IL-17能够减少激发状态下哮喘小鼠肺中Eos的浸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