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6h】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符号说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 射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CGEA)与全身麻醉(GA)应用于腹部复杂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Ⅲ级拟行腹部复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CGEA组n=30)和对照组(GA组n=30),每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病种有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巨脾、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结肠癌等腹部复杂手术。入室后两组患者首先给予快速补液,输注复方氯化钠10~12ml/kg,CGEA组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并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试验量,有相对麻醉平面后开始用咪唑安定0.05~0.1mg/kg,芬太尼2~4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和依托咪酯0.2~0.3 mg/kg进行诱导行气管插管,用异氟醚0.5~1.5%吸入和异丙酚2-4mg,(kg·h)恒速输注维持麻醉,GA组仅为单纯气管插管全麻,两组全麻诱导药物及方法相同,CGEA组在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时,取全麻药物剂量低限。分别监测入手术室基础值、全麻诱导前、麻醉诱导插管后、切皮后、手术探查后、气管拔管后各时刻患者的SBP、DBP、MAP、HR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两组全麻药用量情况,记录两组手术结束后到气管拔管的时间。手术结束后实验组实施硬膜外镇痛,对照组实施静脉镇痛。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在气管插管后、切皮后、腹腔探查、气管拔管时段CGEA组较GA组循环波动小(P<0.05),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在麻醉维持期间,CGEA组BP、HR较GA组相比在低位运行,但都在正常范围。CGEA组较GA组全麻用药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苏醒质量高,无烦躁、切口疼痛、无引流管、尿管刺激等不适症状。CGEA组在手术结束前或者与手术结束同步进行气管拔管,而GA组则在手术结束后,常规使用肌松药拮抗剂下,10~20min拔除气管导管。结论CGEA组与GA组都对腹部手术取得了比较好的麻醉效果。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够有效减轻围麻醉期的应激反应,有效抑制手术区域伤害性刺激的兴奋性,从而减弱血中儿茶酚胺等浓度的增高,有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CGEA组BP、FIR较GA组相比在低位运行,但都在正常范围,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麻醉过程平稳,术毕苏醒快,气管拔管时间较单纯全麻明显提前,并发症发生率少。术中全麻药用量少,能节约部分费用,硬膜外置管又可获得理想的术后镇痛。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实施腹部复杂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