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6h】

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

第2章 信用证概述及信用证业务流程

2.1 信用证概述

2.2 信用证业务流程

第3章 从信用证的特点看风险产生的原因

3.1 信用证的特点

3.2 信用证的特点及其风险的联系

第4章 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银行面临的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控制措施

4.1 信用风险

4.2 市场风险

4.3 单证风险

4.4 欺诈风险

4.5 银行操作风险

4.6 政治和法律风险

第5章 UCP600较UCP500的变化及对银行风险防范控制的影响

5.1 UCP600与UCP500相比的特点

5.2 UCP600对银行实务的影响

5.3 健全完善信用证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信用证结算始于19世纪,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支付手段。信用证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了银行信用保障的国际贸易支付手段,而并非能杜绝风险,而且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种结算工具可以完全杜绝风险的发生。本文正是从银行角度出发,本文通过采用资料研究、案例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信用证结算中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风险点,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给银行的风险防范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同时,通过对信用证结算风险及防范措施的研究,对于企业积极防范国际贸易中的商业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进出口商的经济损失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信用证的概念以及信用证的业务流程。第三章通过介绍信用证的特点,阐述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风险产生的三个方面的原因,即:银行信用、纯单据业务和独立性原则使信用证产生风险。第四章重点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单证风险、欺诈风险、银行技术和操作风险、国家和法律风险等信用证主要风险逐一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在信用风险部分,主要分析了进口商信用风险、出口商信用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三种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在市场风险部分,指出在从事信用证结算业务时,要防范由于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等市场因素发生变动而带来的风险。在单证风险部分,重点阐述了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中提单的主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并对银行在信用证纠纷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提示。在信用证欺诈风险部分,列举了跟单信用证诈骗的常见方式及其特征,指出了跟单信用证诈骗的防范对策。在银行操作风险部分,对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清、人为因素造成的信用证业务操作风险进行了描述,并从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在政治和法律风险部分,提示要防范结算的任何一方所在国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无法履约而带来的风险和法律风险。第五章,主要阐述了从UCP600较UCP500的变化及对银行风险防范控制方面的影响。特别是从具体信用证业务出发,对进一步健全完善信用证风险管理体系作了深入的思考,提出银行业必须创新风险管理制度,其具体模式是建立面向未来的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即: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外汇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和完善国际业务内控制度;构建风险防范意识和业务素质一流的人才队伍;加强与企业的风险防范合作,实现对信用证风险准确和及时地度量、风险、防范和化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