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6h】

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科学发展观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的历史必然性

(一)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宝贵品质

(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三)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需要

二、科学发展观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

(一)科学发展观对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对和合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三、在继续继承创新传统文化优秀成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价值

(二)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分析传统文化

(四)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地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更好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优秀成果

(六)要注意克服对待传统文化的不良倾向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进入新世纪,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发展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凝结着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高度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科学发展观继承弘扬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思想,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本文从三个方面研讨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第一部分,着重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必然性。首先,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宝贵品质和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必然禀承马克思主义一贯的理论品格,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民族化道路。其次,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最后,科学发展观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科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而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这一重大时代问题的科学解答。 第二部分,侧重从民本思想、和合思想两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其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资源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汲取其精华,但又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结合现阶段中国社会实际赋予了全新的丰富内涵,实现了理论升华和飞跃。其二,“和合”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基于历史现实条件的变化,继承、改造、提升和合文化,融入科学精神,凸显时代内涵,实现了和合文化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领域以及对外关系中的创新。 第三部分,主要从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指导思想、注重实效性、具体途径及应防止的不良倾向等角度,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着重强调: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价值;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分析传统文化;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地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更好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成果;要注意克服对待传统文化的不良倾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