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中毒并发MODS患者中性粒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
【6h】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中毒并发MODS患者中性粒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声明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照片

论文参考文献

综述急性中毒器官损伤与干预研究现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①观察中药针剂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中毒并发MODS的作用:②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实验组患者中性粒细胞中NF-κB活化的影响;⑨探讨NF-κB的活化程度与中毒预后的关系。从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提高急性中毒并发MODS救治成功率的作用机理。 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急症科入住的急性中毒(有机磷、百草枯、毒鼠强、镇静安眠药及一氧化碳中毒)合并MODS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3例和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组(实验组)22例。对照组给予急性中毒后的常规救治,实验组在常规救治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实验组按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剂量大小,分为100ml、150ml两个治疗亚组。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在入院第1日、第3日、第5日、第7日和第10日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将采集到的血样经过沉淀、离心分离出血样中的中性粒白细胞。利用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在光镜下观察NF-κB核移位情况,并用图像分析仪半定量分析NF-κB的活化程度。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并将数据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中。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实验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器官功能恢复的时间、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NF-κB活化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较大剂量血必净注射液能在更大程度上抑制中性粒细胞NF-κB的活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NF-κB活化程度同患者生命体征、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呈负相关,NF-κB活化程度越低,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恢复的越好。 结论:在急性中毒合并MODS的患者,早期联合应用常规抢救药物和血必净注射液,确有维护器官功能、提高急性中毒抢救成功率的良好疗效。其治疗的机制之一可能就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减少了NF-κB同细胞核内DNA结合序列的结合,降低了其调控的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起到了提高急性中毒救治成功率的作用。并且此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无论是生命体征、器官功能的恢复情况,还是NF-kB活性的抑制程度方面,本研究中大剂量的血必净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更佳。本实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证明了血必净注射液提高急性中毒合并MODS救治成功率是通过对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来实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