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冯友兰、牟宗三的中国哲学观比较研究
【6h】

冯友兰、牟宗三的中国哲学观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冯友兰、牟宗三的中国哲学观

(一)什么是中国哲学

1.哲学是什么

2.中国有哲学吗

(二)中国哲学的特质

1.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特质的基本认识

2.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特质的阐发

3.牟宗三对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认识

4.牟宗三先生对传统中国哲学特点的认识的侧重点

5.牟宗三对儒家哲学在中国哲学中地位的认识

(三)中国哲学的价值

1.冯友兰、牟宗三对中国哲学的历史价值的认识

2.冯友兰、牟宗三对中国哲学现实价值的认识

二.冯友兰、牟宗三的不同学术进路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换

(一)冯友兰、牟宗三不同的学术进路和理论贡献

1.承继与构造的不同理路

2.两位先生对哲学现代性危机的认识与解决

3.两位先生对中国哲学语言的认识和运用

4.冯友兰、牟宗三研究中国哲学使用诠释方法的差异

5.两位先生中国哲学观的文本特征

6.他们中国哲学观的现实影响

(二)中国哲学的现代转换

1.两位先生对于中国哲学前景的认识

2.中国哲学的现代性

3.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冯友兰、牟宗三的中国哲学观合理性评述

(一)他们的人生历程和学术反响

(二)他们的眼界与学术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是中西方学术界长期论争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可以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牟宗三先生认为,如果承认中国的文化体系,自然也承认了中国的哲学,问题是在东西哲学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形态。对于中国哲学的特质,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因而,承宋代理学之“理”的精神并发扬光大之;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是丰富的人生哲学,由此,他的新“外王”,是继承宋明理学的“心学”一路,对儒学的张大开显,是欲以儒家文化为本位,实现儒学的现代化,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牟宗三先生与冯友兰先生都得出了中国哲学独具价值的结论,强调中国哲学现实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冯友兰先生采取为承继铸平台的方法,就是要让整个思想界尊重历史,客观看待中国传统哲学成果,从而辩证地继承、辩证地发展,真正哲学地实践。对牟宗三而言,其整个理论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与归宿,却是要通过与西方哲学范畴与功能的对比,衬托出中国哲学的特质,为中国哲学融摄西方哲学观念作准备。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观念与其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合为一体的,他是切实地将中国哲学的精神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去感受、去实践、去完成。牟宗三先生则预言了中国哲学将光大发展的未来,确证了中国哲学具有普世性价值,为中国哲学的主体自觉扫清了观念上的障碍,极大地恢复了中国哲学的学术自尊与自信。 冯友兰强调,中国哲学的现代性与现代化进程是与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客观进程密切相关的。牟宗三的中国哲学观,则不仅昭示着其他学者尝试在其哲学之外另辟蹊径,更使国际上对于中国哲学的认识广泛深化,影响日盛。冯友兰较为注重中国哲学之普遍性,牟宗三着力于论说中国哲学之特殊性,这都是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整体过程所必须的环节。无论是冯友兰还是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理论形态,都是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形式依托之部分,为我国民族哲学精神之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丰厚的理论营养。 两位先生作为学通中西的大儒,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在中国哲学问题上也有如前所述诸多相近的基本观点和前提,然而,冯友兰海外学成,终身学术、为人却强调共性,牟宗三身被国故,却一生张扬个性。他们的学术走向差异如此之大,从中国哲学的历史命运讲,客观反映出儒家哲学兼容并包的理论特性,真实再现了近、现代中国之文化价值诉求,从哲学家本人的情况看,一方面因其秉承的学思理路差异,另一方面也有不同生活轨迹的烙印。 通过对冯友兰、牟宗三中国哲学观的比较研究,我们认识到中国哲学是已经走出国门,承担着世界意义的文化与人文重铸的历史责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