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快速凝固TiNiCu合金条带的晶化、相变及形状记忆性能
【6h】

快速凝固TiNiCu合金条带的晶化、相变及形状记忆性能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 TiNi形状记忆合金

1.2.1 TiNi二元合金

1.2.2 TiNi-X三元合金

1.3 TiNiCu形状记忆合金块体材料研究概况

1.4 TiNiCu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研究概况

1.4.1 TiNiCu薄膜的相变特征

1.4.2 TiNiCu薄膜的形状记忆性能

1.5快速凝固TiNiCu合金条带的研究进展

1.5.1 TiNiCu合金条带的制备

1.5.2 TiNiCu合金条带的晶化

1.5.3 TiNiCu合金条带的马氏体相结构

1.5.4 TiNiCu合金条带的析出物与织构

1.5.5 TiNiCu合金条带的相变温度

1.5.6 TiNiCu合金条带的形状记忆性能

1.6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实验材料及热处理

2.1.1 TiNiCu合金条带的制备工艺

2.1.2 TiNiCu合金条带热处理工艺

2.2 TiNiCu合金条带晶化的DSC热分析

2.2.1连续DSC热分析

2.2.2等温DSC热分析

2.3相变温度和相变热的测量

2.4相结构和组织分析

2.5力学性能实验

2.5.1拉伸实验

2.5.2热机械循环实验

2.5.3断口形貌分析

第3章TiNiCu快速凝固条带的微观组织结构

3.1引言

3.2 TiNiCu合金条带的铸态组织

3.2.1 XRD分析

3.2.2 TEM分析

3.3 Ti53.5Ni22.8Cu23.7合金条带退火组织的分析

3.4 Ti51.7Ni24.5Cu23.8合金条带退火组织的分析

3.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TiNiCu合金条带的晶化行为

4.1引言

4.2晶化激活能和晶化动力学的理论依据

4.2.1连续加热晶化动力学

4.2.2等温加热晶化动力学

4.3 TiNiCu合金条带连续加热晶化行为

4.4 TiNiCu合金条带等温加热晶化行为

4.5 TiNiCu合金条带晶化行为的In-situ XRD分析

4.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TiNiCu合金条带的马氏体相变行为

5.1引言

5.2退火温度对Ti53.5Ni22.8Cu23.7合金马氏体相变行为的影响

5.2.1相变温度和相变热

5.2.2相变温度区间

5.2.3平衡温度的确定

5.3保温时间对Ti53.5Ni22.8Cu23.7合金马氏体相变行为的影响

5.4热循环对Ti53.5Ni22.8Cu23.7合金马氏体相变行为的影响

5.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TiNiCu条带的力学行为和形状记忆性能

6.1引言

6.2 TiNiCu合金条带的拉伸断裂行为

6.2.1 TiNiCu合金条带的拉伸断裂曲线

6.2.2 TiNiCu合金条带的断口形貌

6.2.3 TiNiCu合金条带拉伸试样的TEM观察

6.3 TiNiCu合金条带的形状记忆性能

6.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结论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附录

发表论文一

发表论文二

展开▼

摘要

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而广泛用于驱动器和传感器元件。快速凝固技术可以细化晶粒甚至得到非晶组织,结合热处理工艺可实现非晶条带组织和性能的控制,从而探讨该类合金组织、相变以及性能的新途径。近年来常采用该技术制备富Cu的TiNiCu三元形状记忆合金条带,但主要限于Ti<,50>Ni<,25>Cu<,25>合金,对富Ti的TiNiCu形状记忆合金条带研究甚少。 本文采用单辊甩带快速凝固工艺制备了富Ti的TiNiCu合金条带,并对其铸态和退火态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非晶态合金的晶化工艺参数和动力学机理;探讨了退火处理和热循环对合会条带马氏体相变行为的影响;研究了合金条带铸念和退火态的拉伸断裂行为,并测试了合金的形状记忆性能。 研究表明,铸态Ti<,53.5>Ni<,22.8>Cu<,23.7>合金条带为完全非晶态,而铸态Ti<,51.7>Ni<,24.5>Cu<,23.8>合金条带主要为非晶态,同时含有少量的微晶B2或B19。B19晶粒多由孪晶马氏体单变体组成,马氏体变体有多种形貌,如矛状、针状和钩状等。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室温下Ti<,53.5>Ni<,22.8>Cu<,23.7>合金条带组织演变为B2→B19→B19+析出物。马氏体的形貌从纳米晶B19变化到孪晶马氏体B19。450℃退火下形成与基体呈共格关系的条状析出物;高于550℃以上温度退火后形成Ti<,2>(Ni+Cu)析出物;650℃退火态下高密度晶界相互叠加形成莫尔条纹。Ti<,51.7>Ni<,24.5>Cu<,23.8>合会条带在400℃度退火下,铸态下的钩状马氏体变体消失,新的马氏体相在晶界处优先形核,局部晶粒内部的马氏体变体自适应形成垂直位向关系。 Ti<,53.5>Ni<,22.8>Cu<,23.7>合金在10℃/min连续加热下晶化温度为432℃。利用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求得的激活能分别为441.5 kJ/mol和453.5kJ/mol,高于Doyle方法计算的局域激活能。Ti<,53.5>Ni<,22.8>Cu<,23.7>合金在435~450℃之间的等温DSC实验得到的Avrami指数在2.34~3.92之间,其动力学机理为扩散控制的三维形核和长大过程,呈现初晶型晶化行为,与Ti<,50>Ni<,25>Cu<,25>非晶合金的多晶型晶化不同。原位XRD分析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Ti<,53.5>Ni<,22.8>Cu<,23.7>合金母相的织构从B2-(200)变化到B2-(011),并保持稳定。 随着退火温度增加,Ti<,53.5>Ni<,22.8>Cu<,23.7>合金条带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升高,相变热滞平均值为13.3℃,相变热小于10J/g。500℃以上温度退火时其母相-马氏体相化学自由能平衡温度与退火温度呈线性增加关系。Ti<,53.5>Ni<,22.8>Cu<,23.7>合金热滞对保温时间(1h~10h)不敏感,其值在13~15℃之间。在0~10次热循环下,经450℃,10mim热处理的Ti<,53.5>Ni<,22.8>Cu<,23.7>合金条带的相变温度不发生明显变化,相变热滞稳定在15.3℃附近;而经450℃,lh处理后相变热滞稳定在21℃附近。热循环10次以后,两种热处理念的Ti<,53.5>Ni<,22.8>Cu<,23.7>合金条带相变温度和热滞均趋于稳定。铸态Ti<,53.5>Ni<,22.8>Cu<,23.7>合金条带和Ti<,53.5>Ni<,22.8>Cu<,23.7>条带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应变分别为1068 MPa、3.85﹪和1257 MPa、3.7﹪。其断口形貌有明显的脉状条纹和光滑非晶无特征区。经热处理后,条带的强度下降,断口形貌体现出等轴晶粒形貌和韧窝特征。Ti<,53.5>Ni<,22.8>Cu<,23.7>合金条带经450℃,1h退火后拉伸断裂后其组织发生马氏体去孪晶行为,马氏体变体的完整取向被破坏,马氏体变体之间的界面过度重叠形成莫尔条纹。 随着外应力增加,经过热循环后,马氏体相变温度和相变应变均增加。相变热滞明显大于无应力下DSC曲线确定的数值。Ti<,53.5>Ni<,22.8>Cu<,23.7>合金经450℃,1h退火后其相变应变可达3﹪,在3~6N应力作用下相变应变回复率可达1005/0,体现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Ti<,53.5>Ni<,22.8>Cu<,23.7>合金条带经过450℃,10min~1h退火作用下,相变应变最大值约为2﹪。合金条带的doσ/dT在6.47~9.3MPa/℃之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