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韩国釜山华侨的荣成方言与中国荣成本土方言的语音比较研究
【6h】

韩国釜山华侨的荣成方言与中国荣成本土方言的语音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二中国山东荣成和韩国釜山的概况

三韩国华侨概况

四研究方法和范围

五材料来源

第二章中国山东荣成方言和韩国釜山华侨荣成方言的单字音系

一中国山东荣成方言的单字音系

二韩国釜山华侨荣成方言的单字音系

第三章中国山东荣成方言和韩国釜山华侨荣成方言的声母比较

一两地方言声母异同状况及统计

二对两地方言声母比较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第四章中国山东荣成方言和韩国釜山华侨荣成方言的韵母比较

一两地方言韵母异同状况及统计

二对两地方言韵母比较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第五章中国山东荣成方言和韩国釜山华侨荣成方言的声调比较

一两地方言声调异同的状况以及统计

二对两地方言声调比较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韩国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和中国山东荣成方言的字音对照表

第七章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韩国的华侨在韩国长期生活和社会活动,不知不觉受到韩国的影响,其中,语言方面的影响最大。在韩华侨的语言环境很复杂,在家里或华侨之间使用汉语,可是在其他场合使用韩语。上世纪90年代以前,在韩华侨跟中国大陆几乎没有交往和接触。因而,在韩华侨使用的汉语中,虽然还保留着他们家乡话的特点,但是跟家乡话已经有不少差异。本文以在韩华侨中人数最多的山东人而在釜山最多的荣成人使用的荣成方言作为研究对象,跟山东荣成本土方言进行语音比较,概括两地方言的异同,探讨语音变化的规律。 全文共分七章,每章的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章简单介绍了中国山东荣成和韩国釜山地区以及韩国华侨的大体情况。最后说明研究方法和范围、材料来源。 第二章主要介绍两地方言的单字音系。中国山东荣成方言有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韵母37个、声调4个;韩国釜山华侨荣成方言有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韵母37个、声调4个。两地方言声韵调的数量没有差异,但具体内容有所不同。 第三章对两地方言的声母进行比较。先列表对照两地方言声母的异同并做统计,然后讨论两地方言声母比较中的四个重要问题。一是分尖团,山东荣成方言里,尖音是ts、ts、s声母,团音是c、c'、声母,釜山华侨荣成方言里,尖音是t、t‘、声母,团音是c、c‘、声母。二是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分类,两地方言都分为甲、乙两类,两地的甲类字都是t<,s>组声母,但乙类山东荣成方言的是t∫组声母,釜山华侨荣成方言是t组声母。三是中古日母字的读音,两地方言完全一致。四是中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平声字今读送气不送气问题,山东荣成白读不送气的有48字,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大部分读送气音。 第四章对两地方言的韵母进行比较。先列表对照两地方言韵母的异同并做统计,然后讨论两地方言韵母比较中的七个重要问题。一是跟中古知庄章三组的乙类声母字有关的韵母读音问题,山东荣成方言的乙类声母跟开口呼和合口呼相拼,釜山华侨荣成方言的乙类声母跟齐口呼和撮口呼相拼。二是蟹摄开口二等见系字的韵母。山东荣成方言中大部分都读iai韵母,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大部分字读iε韵母。三是中古蟹止山臻四摄合口字的韵母今读,山东荣成方言读开口呼,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分读开口呼和合口呼两种。四是中古咸山两摄开口一等见系入声字的韵母,山东荣成方言读a韵母;釜山华侨荣成方言读γ韵母。五是山东荣成方言、u 、y 韵母与釜山华侨荣成方言的韵母对应,山东荣成方言0韵母,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分读0、uo、γ;山东荣成方言u0韵母,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分读uo、γ、u韵母;山东荣成方言y0韵母,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分读y0、yε。六是山东荣成方言ε、iε、uε、yε韵母和釜山华侨荣成方言的韵母对应,山东荣成方言ε韵母,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分读γ、iε、uo、o韵母;山东荣成方言iε韵母,釜山荣成方言分读iε、yε、uε、uo;山东荣成方言uε韵母,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分读uε、yε、uo;山东荣成方言yε韵母,釜山华侨荣成方言也读yε。七是“月”和“岳”的韵母异同,此处主要讨论北京话读ye韵母字的分合问题,山东荣成方言分读yε、y 韵母,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则大部分都跟北京话一样读为yε韵母。 第五章对两地方言的声调进行比较。先列表对照两地方言声调的异同并做统计,然后讨论两地方言声调比较中的四个重要问题。一是简略介绍山东方言声调的总体特点。二是中古次浊声母平声字的调类,山东荣成方言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类,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分为阴平和去声两类。三是中古浊声母的上声字和去声字中今读阳平的字,山东荣成方言中共有20个字;釜山华侨荣成方言没有读阳平的字,都读去声。四是山东荣成方言和釜山华侨荣成方言声调格局的比较,讨论了釜山华侨荣成方言的声调格局和山东荣成本土方言的主要不同并探讨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第六章对2918个字在两地的读音进行比较。为了跟中古音系和普通话读音对比,本表每字都注明中古音系和北京读音。 第七章对两地方言中声母、韵母、声调的主要异同点,进行总体性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