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及Kearns-Sayre综合征患者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
【6h】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及Kearns-Sayre综合征患者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病例介绍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近年来,人们在线粒体呼吸链缺乏而引起的疾病,特别是CPEO的患者的肌肉组织和其他多种组织中发现有大片段的线粒体DNA缺失。许多研究表明这些缺失是这类疾病的重要病因。本实验将检测11例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及Kearns-Sayre综合征患者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DNA的缺失情况。 方法: 从11例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和Kearns—Sayre综合征患者的骨骼肌活检标本中,提取总体DNA。根据限制性内切酶PvuⅡ使用说明,取1μgDNA,加入2个单位的酶,37℃下,在终体积为20μl的反应体系中消化1小时(酶切位点在2654),使DNA线性化。将DNA片段加入浓度为0.8%的琼脂糖凝胶中,与入-Hind Ⅲ digest marker同时电泳,至marker移至胶的中部停止电泳,使DNA片段按大小分离。将琼脂糖凝胶在0.2M HCl中浸泡8min使DNA脱嘌呤,然后浸入变性液中浸泡2×15min使DNA变性,再浸入中和液中浸泡2×15min使之中和。使用20×SSC转移液,采用毛细转移法将凝胶上的DNA转移至正电荷尼龙膜上。使用线粒体/胞质病毒。DNA纯化试剂盒从正常人全血中提取全长线粒体DNA作为探针,使用地高辛高效标记与检测试剂盒进行地高辛-dUTP标记,并与正电荷尼龙膜进行预杂交、杂交、杂交后冲洗及显色反应。 结果: 正常对照的标本只出现一条16.5kb的杂交带。ll例CPEO及KSS患者在16.5kb处也均有一条杂交带。有7例患者除一条正常大小杂交带外,还有一条异常的缺失型线粒体DNA杂交带。出现缺失型线粒体DNA的患者占总数的64%。剂量分析表明缺失型线粒体DNA占总线粒体DNA的50~75%。缺失片断大小在4.5~5.5kb之间。 结论:CPEO及KSS患者骨骼肌线粒体DNA缺失率较高,线粒体DNA基因缺失是线粒体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