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艺术的功用
【6h】

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艺术的功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Ⅰ Art Transcending the Void

Chapter Ⅱ The Therapeutic Function of Art

Chapter Ⅲ Artists: the Alarming System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美国文坛上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小说家、讽刺作家、剧作家和黑色幽默作家,因为他对美国生活进行的积极艺术探讨被誉为美国最受人尊敬的作家之一。冯内古特出生在印第安那州,生于1922年11月,父亲是为成功的建筑师。1941年至1943年在卡乃尔大学学习化学和生物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军,并被德国人俘虏;在德雷斯顿服劳役时,冯内古特亲身经历了联军1945年2月13号对德雷斯顿的轰炸。正像《五号屠场》的主人公毕利一样,冯内古特因为当时恰巧在地下冷冻厂才幸免遇难。1945年退役后,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人类学,毕业后移居纽约,在通用电气公司供职,负责公关宣传。1951年辞去工作专职写作。1997年《时震》发表后,冯内古特宣布已经厌倦了小说的创作,《时震》也就成了他的封笔之作。因此在冯内古特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共创作出了14部小说,2本短篇小说集和3卷非小说作品,其中最为知名的是《泰坦的海妖》、《猫的摇篮》和《五号屠场》。 总的说来,国外有不少学者已经对冯内古特的讽刺风格、黑色幽默、写作技巧和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作过深入研究,将其定为黑色幽默小说家、科幻小说家,也有评论家对他的中产阶级背景、战争经历和在人类学和科学上受的教育作过探讨,评价他是历史预言家,讽刺作家。最近也有学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为冯内古特研究又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例如,劳伦斯·布诺尔从心理学的角度探寻了冯内古特的内心矛盾由激烈到消除的心路历程;凯文·博恩突破了冯内古特研究中老生常谈的自由意志和宿命论水火不容的观点,从混沌论的角度入手指出其实两者并无明显对立可以共存。国内学者在冯内古特研究上也做了些有益的探索,有些学者采用历史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探讨了冯内古特的后现代艺术创新和他的新历史主义倾向;有些学者从自我意识小说的角度剖析了冯内古特小说中虚实世界的互动;还有些研究了作品在叙事结构、叙述形式和所想表达的观点的上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在促进国内读者对冯内古特作品的了解和认识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而言,国内对冯内古特作品的研究还有待于增加、加强、深化和拓展。而且国内外的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冯内古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特色上,对于他的艺术观尚未给予重视,很少有人探讨过冯内古特与艺术的关系;其实由于冯内古特受到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艺术伴随了他整个的一生,而且艺术的功用在他对荒谬和虚无的世界的不断探索中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不但如此,作家自己也经常在作品中或自己亲自出面或借助于文中主人公发表自己的艺术见解,例如,称艺术是“浮码”、是无害的谎言;艺术家是“卖药的人”等。所以,本文将冯内古特的作品置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大背景中,以艺术的想象力为出发点,通过对《猫的摇篮》、《五号屠场》和《时震》的分析,来探讨冯内古特对艺术的功用的思考,旨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来更加深入地发掘冯内古特小说的内涵。 导论部分首先简要地回顾了冯内古特文学地位的确立过程,然后对冯内古特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提出本文的研究观点。 第一章通过对《猫的摇篮》的分析主要探讨了冯内古特小说体现的艺术的第一个功用即人们可以利用艺术的想象力在意义缺失的世界里创造自己的意义。本章首先梳理了意义对人的重要性和在后现代文学创作的背景下创建意义的必要性,目的在于找出冯内古特对艺术的理解,然后在此理解下,通过对《猫的摇篮》的中心意象“挑绷子游戏”的解读来阐述艺术想象的活力在面对上帝缺席的宇宙是如何赋予人类丰富的意义的。 第二章主要研究了艺术的精神治疗作用。因为冯内古特本人长期受到心情沮丧,精神创伤的困扰,他对艺术的心理安慰力量很感兴趣。冯内古特认为既然小说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那么那些心里受过创伤的人可以采取创作小说的方式来面对现实,起到精神治疗的作用,从而获得生存下去的勇气。所以本章将从《五号屠场》的主人公毕利是如何通过创作“特拉法玛多尔”星球来获取面对残酷的现实和摆脱童年心理的阴影的力量和生存下来的勇气,和冯内古特本人通过主人公毕利的塑造终于讲出多年的不吐如鱼梗在喉的联军对德雷斯顿轰炸的事实,摆脱了它的阴影两部分来论述冯内古特笔下的艺术的这一功用。 第三章主要通过讨论冯内古特的最后一部小说《时震》来阐释艺术充当社会的警钟的作用。艺术的此种功能又是借助于其实践者艺术家来间接实现。冯内古特曾提出煤矿中的金丝雀的理论,认为艺术家可以凭据其极强的敏感力在社会真正的危险到来之前警示危险的存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起到影响和改变社会的作用。本章将从电脑和电视等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巨大冲击和艺术家和美国文学艺术院的尴尬处境入手讨论冯内古特对后现代状况下的艺术危机的关注,指出由于现代科技的冲击,现代人的想象力日益贫瘠,艺术形式也日渐式微,艺术家也沦落为社会的边缘人这一严峻事实,警示人们艺术的衰亡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 结论部分对70年代后冯内古特受关注不多的原因做出阐释,认为这与冯内古特对艺术功用的观点紧密相关,当很多后现代小说家纷纷转入文本内部沉迷于文字游戏时,冯内古特的这种观点使他显得不合时宜。但本文认为冯内古特能逆流而上,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观点,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对文学形式的挑战,大胆采用被评论家普遍认为是低俗体裁的科幻小说来陈述自己的艺术观点,表达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打破了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的界限,为科幻小说在文学界赢得了一席之地,还在于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对试图推动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他在作品中不断提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其用意不仅仅只是为了描绘出一幅真实的社会生活画卷,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些事件唤起人们对历史进行反思,以史为鉴,防止重蹈覆辙。所以冯内古特为此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将会对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