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新写实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与二、三十年代,五、六十年代现实主义小说比较谈
【6h】

试论“新写实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与二、三十年代,五、六十年代现实主义小说比较谈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一、概述

二、与二、三十年代现实主义作品的比较

三、与五、六十年代现实主义小说的比较

四、“新写实小说”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文章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以二、三十年代,五、六十年代两个时期的现实主义小说为例,分析探讨了“新写实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新写实小说”崛起于八十年代末期的文坛,刚一问世,就以其独特的写实风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同以往的现实主义作品相比,它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乡土文学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文化批判意识。作品多展现黑暗沉重的社会现实,描写下层人民饱受的苦难,揭示出人民精神上的重负和国民性格中的弱点,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作家所描摹的愚昧、落后的现实,让人感到绝望和痛楚。虽然“新写实小说”也展示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如官场的腐败、人性的卑微脆弱等,但作家采用客观冷静的叙事态度,在作品中不显示明显的判断倾向。面对着窘困生活的重压,“新写实小说”笔下的老百姓们采取的是乐观知足的态度,在灰色人生中经常闪烁着温馨的火花。人们常常能够在细微之处感受到生活美好温情的一面,而不是一味的沉沦、哀叹。 五、六十年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创作上也有明显的特点,首先是选择重大题材,当时的主流小说重在表现“革命历史和生活中的重大变革”。相反的,描写个人情感、日常生活的小说受到非议。其次,在人物创作上,重在表现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典型。他们意志坚定,忘我无私,崇高而有理想。在他们身上,几乎没有缺点。“新写实小说”则不然,首先在题材上,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琐碎、平凡,带有“原生态”的特色。底层百姓的饮食起居、喜怒哀乐,都成为描写对象,它消解了崇高意义,使文学从天上走向人间。在人物塑造上,“新写实小说”重在刻画“小人物”,甚至是卑微低贱的底层人物,写他们的感情,不论是否高尚,但却是最真实、最质朴的人生体验。 因此,“新写实小说”在现实主义创作上,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使文学视线下移,直面生存,还原生活本相,体现了作家的人性关怀。同时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展现了中国现实社会的真实状态,给人们以思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