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力旋流澄清器性能及分离机理研究
【6h】

磁力旋流澄清器性能及分离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中文目录

英文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磁絮凝理论研究现状

1.2.2 絮凝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絮体形态学研究现状

1.2.4 沉淀工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工作

2 磁力旋流澄清器絮凝分离机理研究

2.1 矿井水处理系统

2.1.1 磁力旋流澄清器原理

2.1.2 结构设计

2.1.3 磁场设计

2.2 磁絮凝理论基础

2.3 磁力旋流澄清器磁絮体运动分析

2.3.1 流场运动理论

2.3.2 磁絮体运动规律分析

2.4 絮凝动力学理论研究

2.4.1 传统絮凝动力学理论

2.4.2絮凝动力学模型

2.5 锥盘沉降理论

2.5.1 浅池原理

2.5.2 锥盘沉降机理

2.6 本章小结

3 磁力旋流澄清器流场数值模拟

3.1 流场数学模型构建

3.1.1 流体力学微分控制方程

3.1.2 湍流模型选择

3.1.3 壁处理方法

3.2 流场几何建模

3.2.1 模型构建

3.2.2 网格划分

3.2.3 边界条件设置

3.3 流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3.3.1 锥盘对磁力旋流澄清器流场影响

3.3.2 进口速度对流场的影响

3.3.3 不同结构参数对流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复合力场下磁絮体分离性能数值模拟

4.1 磁场数值模拟

4.1.1 电磁场基本方程

4.1.2 磁场模型构建

4.1.3 磁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4.2 复合力场下磁絮体分离性能数值模拟

4.2.1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4.2.2 边界条件设置

4.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磁絮体特性研究

5.1 试验方案设计

5.1.1 系统试验设计

5.1.2 试验物料性质分析

5.1.3 管道混合器和潜水泵选型

5.1.4 测试指标

5.2 磁力旋流澄清器内磁絮体研究

5.3 流场和磁场对磁絮体影响规律

5.3.1 粒度分形维数研究

5.3.2 剪切破碎研究

5.3.3 沉降性能分析

5.4 锥盘处磁絮体絮凝理论分析

5.4.1 硅钢片锥盘矿井水处理性能

5.4.2 不同锥盘粒度分形维数研究

5.4.3 锥盘处絮凝机理探讨

5.5 底流流量对磁絮体分布影响

5.5.1 不同底流流量对分流比影响

5.5.2 底流流量对溢流出水指标影响

5.5.3 磁力旋流澄清器内磁絮体研究

5.5.4 溢流和底流磁絮体沉降性能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磁力旋流澄清器性能试验研究

6.1 操作参数对矿井水处理性能影响

6.1.1 磁力旋流澄清器处理量研究

6.1.2 磁场对矿井水处理性能研究

6.1.3 进口速度对絮凝性能影响

6.2 结构参数对矿井水处理性能影响

6.2.1 锥盘间距对处理性能影响

6.2.2 插入深度对处理性能影响

6.2.3 筒体高度对处理性能影响

6.3 磁力旋流澄清器工业运行试验

6.3.1 矿井水处理工业试验背景

6.3.2 工艺方案

6.3.3 工业应用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针对矿井水中悬浮物含量高、粒度细、比重轻、沉降速度慢等特性,本文采用管道混合器与磁力旋流澄清器组合处理矿井水,研发了一种磁力旋流澄清器,在离心力场、重力场和磁场强化分离的基础上,获得了快速生长的高强度磁絮体,加速了沉降分离,提高矿井水处理效率,可以实现矿井水井下直接处理,可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三措并举,深入研究了磁力旋流澄清器内磁絮体的生长、受力及运动行为,探讨了多物理场耦合下分离性能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参数,揭示了磁力旋流澄清器的沉降分离机理,对丰富旋转流分离理论及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磁力旋流澄清器内流体运动方程,考虑磁种和磁场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对磁絮体在复合力场下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磁絮体的粒度、速度分布规律;在传统絮凝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磁力旋流澄清器内磁絮体的絮凝动力学数学模型;并结合斜板沉降机理,得到了锥盘处颗粒空间规律性分布,完善了磁絮体的絮凝生长和沉降分离理论。
  其次,根据建立的流场数学模型,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全面分析了锥盘参数、进口速度和结构参数对流场中速度、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剪切力、离心力和流体曳力对絮凝沉降影响,得到了适当增大进口速度、增加深度和筒体高度、减少锥盘间距均可以提高磁絮体的沉降分离性能,但当参数过大或过小时会降低矿井水处理效果。最终得到优化参数为:进口速度2.31m/s、锥盘间距20mm、插入深度400mm、筒体高度600mm。
  再次,通过建立磁力旋流澄清器内磁场数学模型,得到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结合流场数学模型,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中的流场模块、磁场模块和流体粒子追踪模块,对颗粒在流场、磁场和重力场等复合力场下的运动轨迹进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得到了流场内颗粒的分布规律、受力大小和颗粒数量,并探讨了锥盘、磁场以及磁场感应强度大小对颗粒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锥盘和磁场时,可以使粒度大于60μm的颗粒完全沉降,减小溢流的颗粒数量,提高分离性能;随着磁场强度增大,颗粒受到沿器壁向外和向下的磁力增大,当磁化强度达到200000A/m时,粒度大于30μm的颗粒完全沉降,使磁力旋流澄清器分离性能进一步提高。
  然后,搭建了磁絮凝矿井水处理试验台并进行系统试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磁力旋流澄清器内不同位置磁絮体粒度分形维数、剪切破碎性能和沉降性能,探讨了锥盘材料对锥盘处絮凝分离的影响,研究了底流排出流量大小对溢流和底流磁絮体沉降性能影响规律,得出在使用硅钢片锥盘时,进口速度为2.31m/s、磁场大小为0.6A、底流流量为300mL/min时,磁絮体沉降分离性能最佳。
  最后,通过试验研究了磁力旋流澄清器处理量、磁场强度、进口速度等操作参数以及插入深度、锥盘间距和筒体高度等结构参数对絮凝沉降的影响,并对其内3个截面、5个取样点的ss去除率、浊度去除率和8种不同粒径的颗粒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优化了磁力旋流澄清器内最佳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当处理量为0.6m3/h时,ss去除率为96.33%,浊度去除率为87.11%,颗粒数为9908个/mL。
  在理论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15m3/h矿井水处理系统,对某矿矿井水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出水ss小于50mg/L,ss去除率达到90%,底流浓度为80000mg/L。工业运行结果表明磁力旋流澄清器可以处理矿井水并实现煤泥的回收,为矿井水高效处理系统的设计及模拟放大提供了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