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助推器对颗粒脂肪活性的影响及面部自体脂肪填充时的压力变化
【6h】

助推器对颗粒脂肪活性的影响及面部自体脂肪填充时的压力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及设备

2.方法

3.颗粒脂肪活性测定

4.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活性测定

结果

1.形态学观察

2.台盼蓝染色

3.葡萄糖转移实验

4.CCK-8描绘生长曲线

讨论

结论

材料与方法

1.材料及设备

2.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展开▼

摘要

目的1.分别采用助推器和常规注射器行颗粒脂肪注射,对比其对活性的影响;2.通过对比面部分别使用助推器和注射器进行自体脂肪移植时的压力变化,探索助推器的应用特性与最佳工作参数。 方法 1.取同一患者颗粒脂肪100ml,分3组,采用相同方法纯化处理后,使用助推器和注射器各推注30ml,另取30ml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对三组脂肪进行H&E染色、分离脂肪细胞及提取干细胞处理,对比三种处理方式对脂肪细胞和脂肪干细胞活性的影响;2.收集我科美容中心行面部自体脂肪填充患者20例,以每个部位注射次数为例数,分别测定额部(12例)、颞部(12例)、颊部(12例)、颏部(12例)、眼眶部泪沟处(8例)、鼻唇沟处(8例)使用助推器和注射器移植时的压力变化,对比两种方法于各部位注射时的压力变化。 结果 1.经过助推器推注的颗粒脂肪,在形态学、脂肪细胞和脂肪干细胞活性方面与注射器组及对照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面部各部位使用助推器和注射器进行颗粒脂肪移植时的平均压力不同,助推器组平均压力更小,分别为额部(6.39±0.72,7.59±0.77)N、颞部(6.89±0.74,7.69±0.91)N、颊部(5.74±0.81,6.64±0.84)N、颏部(6.37±0.85,7.48±0.68)N、鼻唇沟部(6.57±0.67,7.72±0.83)N,眼眶部泪沟处(5.24±0.98)N;3.面部(除泪沟)使用助推器移植时压力波动幅度较常规注射器法更小,分别为额部(4.61±0.56,6.45±0.67)N、颞部(6.35±0.58,7.17±0.89)N、颊部(5.50±0.54,6.01±0.65) N、颏部(6.50±0.68,7.32±0.77)N、鼻唇沟部(5.71±0.45,6.29±0.60)N。 结论 1.使用助推器进行自体脂肪移植不会影响颗粒脂肪活性;2.助推器在脂肪移植过程中压力及速度恒定,压力波动小,避免了推注压力对脂肪细胞的损伤;3.助推器单位时间内推注的脂肪量恒定,能满足面部精细化移植的要求;4.助推器操作简便,性能稳定,适宜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