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侵占罪司法适用中的疑难问题
【6h】

论侵占罪司法适用中的疑难问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0.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0.2.1 研究方法

0.2.2 结构安排

0.3 研究现状与论文创新和不足

0.3.1 研究现状

0.3.2 论文创新与不足

1 问题的提出

1.1 对侵占罪的不同规定

1.2 聚焦热议点

2 侵占罪犯罪对象的范围

2.1 不动产能否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2.2 无形物能否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2.3 非法财物能否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2.3.1 不法原因给付物

2.3.2 犯罪所得的赃物

2.3.3 违禁品

2.4 遗失物能否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3 侵占罪中的“事先占有”

3.1 事先占有的性质

3.2 事先占有的认定

3.2.1 一般情况下对占有的认定

3.2.2 特殊情况下对占有的认定

3.3 事先占有的根据

4 对“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理解

4.1 “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的性质

4.2 “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的认定

4.2.1 “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的表示对象

4.2.2 “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的表示方式

4.2.3 “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的对象

4.2.4 “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的时限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法治社会建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个人权利和公私财产的保护;此外,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各种新问题的涌现,再用民法调整或治安处罚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此时侵占罪的出现就是人们盼望已久的。侵占罪的出现弥补了我国原有侵占刑事立法的不足,既完善了侵占罪的法律体系,同时也加强了立法对于个人权利和公私财产的全方位保护,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财产犯罪。
  侵占罪属于亲告罪,所以没有像其他刑法罪名一样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正是由于近期发生的一些犯罪事实比较清楚,但是法律适用问题和案件定性问题却出现很大争议的案件,使得侵占罪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关于侵占罪的许多立法条文和司法实践问题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再次重视和讨论。特别是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客观要件的司法认定等问题备受争议,对于这些问题也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各国对侵占罪的不同规定,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二部分拟就侵占罪犯罪对象的范围做一些分析,主要是对实践中存在较多争议的一些犯罪对象进行界定;第三部分是分析了事先占有的一些争议问题,通过结合具体案例的形式,明确事先占有的性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及其根据;第四部分论述了刑法条文对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规定,包括对其性质和认定的初步分析和探讨,用以进一步明确侵占罪的一些基本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