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在政治神学领域的理想君主
【6h】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在政治神学领域的理想君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Introduction

Chapter 1 Selection of Real King in the Middle Ages

1.1 Legal Claudius, King of Denmark

1.2 Ambitious Fortinbras, Prince of Norway

1.3 Thoughtful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Chapter 2 Stages of Hamlet’s Political Theology

2.1 Beginning of Emotional Puzzle

2.2 Transition of Outraged Ascertainment

2.3 Ultimate of Sober Comprehend

Chapter 3 Significance of Sacrifice in the End of the Play

3.1 Reason of Inevitable Death

3.2 Importance of Selfless Tribute

3.3 Influence of Permanent Transmission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Publications

展开▼

摘要

伟大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极为关注政治,并常将自己的观点融于作品中。他塑造了一位近似神子的理想的哈姆雷特王子,以驳斥当时盛行的马基雅维利的“英明君主”思想。本文旨在从政治神学方面,分析哈姆雷特王子鲜明独特的政治特色,尤其着重研究他的坚信精神和牺牲行为。本文正文分为五章。
  导言部分详细介绍了莎士比亚的政治思想,尤其是他在政治神学方面所独具的特色。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身上,他以其抉择和行动完美展现了莎士比亚理想的“救世主”式政治。第一章论述了在《哈姆雷特》中,共有三种使用不同方式得到王位、统治国家的君主。丹麦国王克劳迪斯是成功篡位的邪恶君王,而福丁布拉斯则是比其更擅手腕、且与哈姆雷特相反的典型马基雅维利式君主。而作为丹麦法定继承人的哈姆雷特,纵然可以使用武力夺回王国,却选择了另一种接近于神子的行事方式,高于世俗。第二章着重分析哈姆雷特的政治神学是如何而成的。哈姆雷特经过了三个时期才最终以政治神学的方式尽到了他作为王子的义务,如同耶稣经历了魔鬼的三个试探。初始自情感上的困惑,经过了愤怒中的确认,最终达到了彻底清醒的觉悟,哈姆雷特才理解了政治神学的真正意义所在。于是他选择首先以牺牲的方式为自己赎罪,然后再进行他的复仇,因为王子应遵纪守法以身作则,且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第三章论证了哈姆雷特之死的意义与成功之处。就像十字架上牺牲的神子,哈姆雷特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上帝的律法。为了赎罪,他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也正因此他才能成为真正无罪客观的君主。纵然死去,他的思想确是永存的,并一直引导着能从他的故事中明白神的真理的人民。因此,结论部分证实了哈姆雷特是以身作则、以政治神学思想长久领导国家的君主典范,也是莎士比亚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总之,哈姆雷特的牺牲命运乃是一种升华的精神献身,这是莎士比亚的真意所在。唯有与救世基督一样以身作则、维护公义的长治久安,才能胜过世俗世界一切不得久长的国家政治,才是在此剧中应发扬光大的真正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