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构造特征及深部控制因素
【6h】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构造特征及深部控制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ontents

1 前 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

2 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1 鄂尔多斯盆地概况

2.2 盆地演化简史

2.3 盆地构造区划

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影像特征

3.1 遥感影像特征

3.2 资料分析

3.3 盆地地热场特征

3.4 盆地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4.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影像成因及其意义

4.1 成因机制及其演化

4.2 对比研究及意义

5. 认识和结论

5.1 认识

5.2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大陆中部,面积23万km2,为一稳定的克拉通内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和砂岩型铀矿等多种能源矿产。目前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和砂岩型铀矿各自富集规律的研究与认识都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纵向上,煤聚积于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系,石油和铀矿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天然气则储集在奥陶系和二叠系。在横向上,石油位于盆地中南部,铀矿位于盆地边部,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在全盆地均有分布。多种能源矿产存在油中气、煤中气、上气下油、油中铀、煤中铀、煤中油以及独立富集等7种共存富集形式。
  在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在不同的构造单元叠置了不同的能源组合类型。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的共存富集是盆地构造演化、沉积环境和热演化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构造演化格局决定盆地的性质以及内部充填序列,并且控制着煤、油气和铀在盆地中的分布;沉积环境则是矿产富集的基础,不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形成的矿产各异;盆地的热演化,则是促进了煤、油气和铀的生成、聚积以及消亡。
  采用“整体、动态、综合”的盆地分析方法,根据地震、地质等资料,结合野外地质及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以来后期改造特征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控制鄂尔多斯盆地形成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的主控因素。
  地球物理、地震资料与遥感卫星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直径大于300km的环形构造主要受深部控制,其活动有升降、又有旋转。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的联合作用以及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挤压的影响,对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有一定的控制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