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部分地区肉鸡场生物安全水平对临床用药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6h】

山东部分地区肉鸡场生物安全水平对临床用药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文献综述

1 肉鸡产业现状

2 我国肉鸡生产的未来发展

2.1 发展方向

2.2 发展速度

2.3 发展模式

3 目前我国常见肉鸡生产组织模式

3.1“公司+农户”散养模式

3.2 “集约自动化”饲养模式

4 肉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4.1生物安全的概念

4.2隔离措施

4.3人员管理

4.4车辆流通。

4.5清洁与消毒措施

4.6建立生物安全例行检查

4.7世界生物安全展望

5 目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1生物安全与临床用药调查

1.1调查范围

1.2调查方法

2生物安全水平对临床用药影响的试验

2.1试验对象

2.2试验方法

结果与分析

1生物安全水平调查

1.1生物安全措施不健全

1.2 生物安全水平随着肉鸡饲养规模的增加而提升

2 临床用药调查

2.1低等水平生物安全养殖场用药情况调查

2.2中等水平生物安全养殖场用药现状

2.3高等水平生物安全养殖场用药现状

2.4 从药敏实验看临床用药的问题

3生物安全水平对临床用药影响的试验

3.1两个鸡场生物安全评分

3.2两个鸡场用药情况统计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著作

展开▼

摘要

我国肉鸡生产根据组织模式的不同分为公司“自建自养”的集约自动化模式和“公司+农户”的散养模式,两种模式在场址选择、场区布局、设备配置和鸡舍建设的资金投入、技术和生产管理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肉鸡疾病的临床用药与产品质量和生产成绩具有密切关系,由此导致不同的产品质量、生产效果和疾病防治措施。剖析两种生产模式在药品使用方面的差异,调查两种生产模式在生物安全水平的不同,分析两种不同模式的生物安全水平对临床用药的影响,对明确我国肉鸡生产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对在潍坊、滨州、日照、临沂、烟台5个地级市407个肉鸡养殖场生物安全和临床用药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对潍坊、滨州、日照、临沂、烟台5个地级市341个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情况和临床用药情况的实地考察,发现不同类型养殖场饲养方式存在明显差别;生物防护安全水平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临床用药次数、用药种类、用药天数以及药费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生物安全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少肉鸡场临床用药的次数、用药种类以及用药天数,节省用药费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