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玫瑰杂交后花柱半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6h】

玫瑰杂交后花柱半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玫瑰(Rosarugosa)是蔷薇属重要的观赏灌木,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蔷薇属植物育种的重要亲本。本研究以2份野生玫瑰种质(珲春、牟平)为母本,以2个栽培玫瑰品种(‘紫枝玫瑰’、‘重瓣玫瑰’)及2个月季品种(‘粉和平’、‘红帽子’)为父本,通过研究玫瑰杂交后花柱半离体培养结果,探讨了影响玫瑰花柱半离体培养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值对花柱切口处的花粉管长度的影响极显著,硼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蔗糖浓度显著影响花柱切口处有花粉管长出的花柱比率,琼脂浓度的影响不显著。
   2.综合分析花粉管长度和有花粉管长出的花柱比率2项指标,最终确定玫瑰授粉后后花柱半离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5%蔗糖、0.005%硼酸、0.1%琼脂、pH值为7.0。
   3.用于授粉的花粉的萌发率在30%以上时,种内杂交组合的花柱半离体培养结果的差异不显著;用于授粉的花粉的萌发率高于40%时,种间杂交组合的半离体培养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用于授粉的花粉的萌发率大于40%时,才能保证授粉的良好效果。
   4.无论种间还是种内杂交组合,杂交授粉后4h截取花柱进行半离体培养时,培养效果优于授粉后2h取材培养的结果,花柱在未离体的情况下,更有利于花粉粒在柱头萌发并进入花柱。进行玫瑰花柱半离体培养时,授粉后4h取材培养最佳。
   5.花柱截取长度对种内杂交组合的花柱半离体培养结果的影响不显著,花柱切口处的花粉管长度及有花粉管长出的花柱比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6.对于种间杂交组合而言,只有截取花柱上部1/3处进行半离体培养时,花柱切口处才长出少量花粉管;花柱1/2及基部切口处并没有花粉管长出。
   7.同一个杂交组合中,水培花枝的花和露地自然开花的花对花柱半离体培养结果影响不显著。因此,玫瑰花柱半离体培养时,可采用水培花枝的花朵进行授粉,延长采样时间。
   8.花柱半离体培养时,授粉所用的花粉的萌发率必须在40%以上,授粉后4h截取上部1/3花柱,采用最适培养基,25℃的黑暗条件下培养48h,花柱切口处的花粉管长度才可满足进一步研究花粉管顶端变化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