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引黄灌区灌溉用水管理制度改革研究-以位山灌区为例
【6h】

引黄灌区灌溉用水管理制度改革研究-以位山灌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2 灌溉用水管理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3 位山灌区灌溉用水管理制度实证分析

4 国外灌溉用水管理的经验借鉴

5 深化引黄灌区灌溉用水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策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占据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较大比重,粮食安全涉及国计民生,影响社会安定。灌溉作为农业的命脉,对于农业生产关系重大,这一点在水资源较为紧张的沿黄地区更是如此。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引黄灌区旧的灌溉用水管理制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希望通过理论分析、典型分析、经验引进等,提出一种适应引黄灌区实际的新的用水管理制度,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各项突出问题。
   本文在内容上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分析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说明本文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灌溉用水管理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费用交易理论及其对灌溉用水管理制度改革所具有的功用。第三部分为位山灌区灌溉用水管理制度实证分析。分析了位山灌区在参与式管理制度、水权制度、定价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在运行投入机制、用水管监督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改革设计提供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为国外参与式管理经验。选取法国、美国两个发达国家,墨西哥、土耳其两个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式用水管理案例作分析,并总结出经验,为改革设计提供经验基础。第五部分:用水管理制度的改革设计。建立“灌区-用水户协会-农户”的模式,并完善相关制度。第六部分为全文总结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一,通过对引黄灌区用水管理制度的考察发现:灌区在水权管理上存在产权不明,公有属性过大的问题;行政管理上,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模式存在着管理主体单一、管理手段行政化的弊端。对于灌区的影响体现在: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用水浪费严重;运行管理成本过高;水资源难以有效流动,配置率低。
   第二,本文认为“灌区—用水户协会—用水户”模式较适宜引黄灌区实际。有助于打破原有灌溉受行政区划影响,用水调度及水费收缴困难的局面,可以充分调动用水户参与田间管理,减少用水浪费,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第三,根据引黄灌区特别是位山灌区的实际情况,文章认为引黄灌区用水管理制度改革应以引入参与式管理为主线,以改革完善水权、产权、用水定价、用水监督、运营投入、用水调度机制为辅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