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字博物馆设计开发与教育应用研究--以龙山博物馆为例
【6h】

数字博物馆设计开发与教育应用研究--以龙山博物馆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

第三章 数字博物馆平台实例设计

3.1数字博物馆典型案例分析

3.2数字博物馆内容设计

3.3 数字博物馆平台设计

第四章 数字博物馆平台实例开发

4.1 素材收集与处理

4.2 模型开发

4.3 交互实现

4.4 平台测试与改进

第五章 教育应用实例分析

5.1 数字博物馆学习测量方式的选择

5.2 实验设计

5.3实验实施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人类的文明需要传承与发展,传统博物馆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场地,但是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地域的限制,很多人无法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的数字博物馆解决了这一问题。数字博物馆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数字博物馆是在传统博物馆基础上的延伸,虽然数字博物馆的内容依托于传统博物馆,但是数字博物馆不再拘泥于场地,不再拘泥于讲解员的讲解。区别于传统讲解式博物馆学习方式,人们可以通过PC端和移动终端浏览、学习博物馆中的文物展品、馆藏资源。本论文以“齐鲁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研究与系统开发”项目为背景,以龙山文化博物馆为原型,运用CAD、3ds Max技术实现模型的构建,以unity3d技术实现学习者与数字博物馆之间的互动设计,围绕着龙山文化数字博物馆的设计开发与教育应用进行相应的阐述。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整理文献资料。结合文献资料,整理数字博物馆在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数字博物馆的各个模块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其各自的代表特色、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对本研究平台设计的启示。 2.数字博物馆平台设计。分析目前我国典型数字博物馆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数字博物馆典型案例中的优缺点,找出对本研究设计平台有价值的信息。数字博物馆与传统的博物馆不同,它实现教育价值的路径和方法也会不同,数字博物馆实现教育功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字博物馆与平台设计者、教育者、学习者四者之间的知识传播过程。 3.数字博物馆平台开发。平台开发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数据收集阶段、中期模型场景搭建阶段、后期交互功能实现。前期数据收集阶段主要是收集博物馆平台在开发过程中用到的数据资源,包括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资源;中期模型场景搭建主要是博物馆本身和馆内展品展台的3D复原;后期交互功能的实现为学习者与平台之间的互动提供可能。 4.平台测试改进与教育应用。平台的测试分两轮进行,目的是及时修复完善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完善好的平台才可以投入使用,结合初中历史课本,可以为课堂学习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数字博物馆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便利,它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讲授式学习方式,由原先的听讲解员讲解到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