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炜小说语言特色论
【6h】

张炜小说语言特色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张炜小说研究综述

三、有关张炜作品语言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质朴浓郁的胶东方言

第一节 胶东方言的呈现及陌生化审美

第二节 胶东方言凸显地域文化和语言特色

第三节 自然质朴方言特色的成因

第二章 广袤深邃的历史性与神幻性语言特色

第一节 用古语说历史,用古歌唱今生

第二节 神幻性语言特色的呈现

第三节 历史性与神幻性语言特色的成因

第三章 海洋味道的语言特色

第一节 小说语言中“海洋味”的具体体现

(一)大量有关海洋生物的词汇的使用

(二)对各种捕鱼用具的描写

(三)对渔民日常生活状态的细致描绘

(四)粗犷豪放的拉网号子

第二节 审美视角下“海味”语言的浪漫主义色彩

第三节 浪漫“海味”语言的成因

(一)童年经验的使然

(二)半岛海洋文化的浸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张炜是中国当代文坛著名作家,自1987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古船》后,便确立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在此之后几乎每一部长篇小说的出版都会在文坛和评论界引起不小的震动。纵观张炜迄今为止的二十多部长篇小说以及七卷本短篇小说集,这些作品表达的主题、描写的故事、塑造的人物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透过这些更应该回到作品语言本身,所有的一切都依靠语言来表达。在张炜看来语言不仅仅是手段,有时语言可以看做是目的。张炜在香港浸会大学授课时说过:“我们这样强调语言,说明它是文学艺术的本质部分、核心部分,而不是附加在外部的装饰。我们真的找不出那种艺术形式比文学写作更依赖语言的了。文雅一点说,文学的全部奥秘都是在文字的貌似沉默中完成和呈现的,文字当中隐藏了无尽的魔法。”1在张炜看来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关系到一部作品的成败,因此从这一点来讲张炜也是一位语言大师。本论文从语言角度分析研究张炜小说,以期对其小说语言特点进行深入剖析。
  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张炜小说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解释,其次梳理了文学评论界中对张炜小说创作的研究现状。正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质朴浓郁的胶东方言特色。本章是从作品中所使用的大量胶东方言入手,来分析张炜小说这一独特的语言特色。在张炜看来方言才是真正的、有生命的语言,是一种更生动更具生活化的语言。第一节通过对张炜多部长篇及中短篇小说的赏析,将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方言进行系统分析。使用方言进行创作并非只是作者的喜好,而是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从审美角度深入探究胶东方言的陌生化特征,能更深入的探究方言俗语在作品中的理论意义。第二节重点分析胶东方言使用的作用。张炜作品中的方言凸显了胶东半岛的地域文化,并彰显作品的语言特色。方言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也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而方言又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我们在品读这部分的语言时也在欣赏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第三节分析质朴浓郁胶东方言的成因。在笔者看来,这一语言特色的形成与作家的童年经验和文化记忆必不可分。张炜站在母语的立场上,他力图将更多的文化记忆及童年经验置于文本之中,对他来讲,方言就是唯一的选择。
  第二章:广袤深邃的历史性和神幻性语言特色。本章从小说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古语词、古歌以及大量的具有巫术、神幻色彩的词语入手,分析这部分语言特色。第一节用古语说历史,用古歌唱今生。张炜本人认为中国古典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能够疗救现代人的精神疾患。张炜热衷于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提炼语言素材,增强现代汉语的表现力。这些词汇的大量出现又形成了张炜作品语言的一大特色。第二节系统分析作品中具有神幻色彩的词汇及语句。民间文化是张炜写作素材的来源,“鲤鱼精”、“狐狸精”、“旱魃”、“刺猬精”等鬼力乱神的词汇让作品增添了许多神幻的色彩。第三节笔者从语言学的语言历史时代的偏离分析作品中古语与古歌的成因,作者有意追求言语形式的多样化,力求形成自己的个性化写作,因此会在作品中采用不同的言说方式。对于语言的神幻性成因笔者则从语言民俗的惯性写作进行探究。作者在胶东半岛的民间文化中积淀下了大量的语言素材,这些素材是作者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将它们写进作品就是一种自主情节的迸发。
  第三章:海洋味道的语言特色。海洋是张炜的精神家园,情感依托,作品中大量与“海洋”有关的词汇和句子使作品充满了“海味”。第一节将张炜作品中出现的与海洋有关的词汇及句子进行系统分类归纳,以期将作品中的“海味”语言全部囊括,进而更深入地探究。第二节从审美视角分析这一语言特色的浪漫色彩。面对大海张炜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与崇拜,在他看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是幸运的,大海纳百川的品性影响着众人,一望无际、虚与缥缈的气势更具一种浪漫气势,张炜一直被这种浪漫气势裹挟着。第三节则具体分析“海味”语言的浪漫色彩的成因。在半岛海洋文化的浸润下作者的精神气质中也必定含有浪漫气息,张炜热爱胶东半岛,更对这片汹涌澎湃的大海爱恋不舍,在大海的潜移默化下,张炜的语言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海洋的味道。张炜自小成长于海边,童年时期形成的对海洋的体验和感受也会影响到张炜的后期的创作。张炜经常会谈起他童年记忆中的大海,那种感觉是成年之后不能体会到的,而童年这种独特的感受也正是形成作品中“海味”语言的一个原因。
  结语部分对张炜小说所呈现出的这三种独特的语言特色进行简单的总结概括,从审美角度分析这些语言,彰显作品语言的魅力,更深刻透彻地理解其独特的意义内涵。这三种不同的语言特色,并不是单独出现在某一部作品中,而是同时出现在几乎所有的作品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张炜本人也一直在强调语言的重要性,他认为语言是本质,可以看作是写作的目的,因此只有深入而细致地分析探究才可更深一层地理解作品,理解张炜。因此从语言层面分析张炜的作品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著录项

  • 作者

    吕一姣;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顾广梅;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小说;
  • 关键词

    张炜; 小说创作; 语言特色; 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