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碳标签法律制度的建立构想
【6h】

我国碳标签法律制度的建立构想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 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建立碳标签法律制度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一、碳标签法律制度的环境法理论意义

(一)建立碳标签法律制度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学基础理论

(二)建立碳标签法律制度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准

二、建立我国碳标签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一)建立碳标签法律制度的法律依据

(二)建立碳标签法律制度的财政可行性分析

(三)建立碳标签法律制度的操作可行性分析

三、建立我国碳标签法律制度的构想

(一)建立我国碳标签法律制度的原则

(二)碳标签法律关系

(三)碳标签的管理机制问题探究

(四)碳标签的实施办法构想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尤其是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后,经济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这样就使得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也使得人类在精神上已经默认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在大自然面前可以肆意掠夺.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也给了发展高碳经济充足的理由,所以回顾我们走过的路程,人类社会的点滴进步都是建立在化石能源的高消耗和严重损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具有高度的化石能源依赖性。众所周知,化石能源无节制使用的副作用就是引发险象环生的环境问题,罪魁祸首就是因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所带来的经济上的不利益.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之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反思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除去酸雨、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危害,二氧化碳浓度的急剧上升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已经不容小觑.后哥本哈根时代,人类不得不把低碳经济从响亮的口号变成了各国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落实到行动上.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但是从高碳经济转型到低碳经济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的综合的、渐进的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尤其关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其对于国家经济的战略选择更为重要.
  人类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量化因素之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渐成共识.国际社会也为低碳经济的推行做出了实质性的努力.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世界进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时代”.但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何量化,已经量化了的产品碳含量信息如何让理性的消费者知晓,如何应对可能会在国际贸易中以碳标签以及由此征收的碳关税为借口的贸易壁垒,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众所周知,技术标准具有双面作用.一方面其可以为货物、服务贸易提供兼容性可以为便利消费者获取环境信息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技术标准也可能成为贸易保护措施,增加发展中国家生产者的出口费用,取代传统的关税壁垒,从而阻碍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碳标签无疑具备成为新型技术壁垒的全部要素,在国际贸易中也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新手段.但是这种限制方法与以往不同的就是它完全符合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所以与其在这个新的竞争领域受制于人,不如我们领先一步,主动实施碳标签法律制度.是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还是抢占先机,积极探索实施碳标签法律制度,尤其对于我国出口依赖型的经济模式来说利弊已现.
  国际社会中碳标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目前已有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要求上市的产品必须贴有“碳标签”,即标明产品在生产、包装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国内来讲,碳标签仍算得上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标志,其理论基础、实施范围、管理方法、检测机构和标识方法都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拟从碳标签的概念入手,分析碳标签法律制度的性质、背景和产生的理论渊源,阐述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碳标签法律制度的实施现状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几个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碳标签法律制度,总结了国外实施碳标识制度的经验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建立我国碳标签法律制度的可行性,找出其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法,以期对我国碳标签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环境资源法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