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的差异研究——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6h】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的差异研究——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文献综述

1 视空间工作记忆概述

2 关于视空间工作记忆的研究

3场依存型—场独立型认知方式

4 问题提出

二 实验研究

研究一 场依存—场独立型个体完成客体工作记忆任务的研究

研究二 场依存—场独立型个体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研究

三 总讨论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Baddeley1974年提出了工作记忆三成分模型,其中的视空间工作记忆(Visuo-Spatial Memory)是工作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产生、操作和存贮视觉信息,是一个短时存储系统.视空间工作记忆又包括几个方面:知觉组织、扫描,编码、储存,抑制无关或干扰信息,对知觉任务进行保持注意等,每个方面在个体之间都可能存在差异,已有研究从性别、年龄等方面对视空间工作记忆的个体差异进行过研究,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变化觉察的实验范式,分别从行为和ERP角度,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脑机制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包括两个研究,各包括两个实验.研究一中,实验一从行为层面考察不同延迟条件、不同记忆负荷下,场依存—场独立型被试在的客体工作记忆任务中是否存在差异.采用2×2×3三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认知方式(场依存;场独立),负荷(低;高)和延迟(短;中;长),其中认知方式为被试间因素,负荷和延迟为被试内因素,因变量为被试的检测反应的正确率.实验二从脑机制层面研究不同记忆负荷下场依存—场独立型被试在客体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脑电指标是否存在差异.采用2×2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认知方式(场依存;场独立),负荷(低;高),因变量为P300波峰、峰潜时和SP(slow cortical potentials,皮层慢电位)的平均波幅.研究二采用与研究一相同的实验设计,考察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场依存—场独立型被试在行为和ERP上的差异.
  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客体工作记忆任务中,低负荷任务的正确率高于高负荷正确率,时间延迟条件改变时,场独立个体的记忆成绩变化更大,中延迟条件下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短延迟和长延迟条件.
  2.客体工作记忆高负荷任务时,中部脑区体现的心理资源量显著低于左右脑区;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客体加工速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3.客体工作记忆低负荷任务时,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不同时间窗口大脑动态激活模式不同.编码阶段场独立被试对客体信息加工的过程波幅变化较场依存个体更明显;保持阶段的场依存个体受时间影响更明显,并且在高负荷条件下场依存个体投入了更多的心理资源对客体工作记忆任务进行保持.
  4.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低负荷任务的正确率高于高负荷正确率,短延迟正确率高于中延迟和长延迟正确率.
  5.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高负荷任务时场依存个体在编码前期比场独立个体投入了更多的心理资源;保持阶段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不同时间窗口大脑动态激活模式不同:低负荷时,场依存个体在中顶—枕叶区表现了更大的SP波幅幅度,且在不同时间窗口内SP波幅差异显著;保持阶段高负荷时场依存个体激活更多的脑区,在保持阶段后期,场依存个体由负波变为正波的幅度更大,不同时间窗口大脑动态激活模式也不同.尽管场依存被试投入更多的心理资源,激活更多的脑区,但记忆成绩仍显著低于场独立被试,由此认为,该研究中场独立个体进行空间信息加工时能更有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