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县级政府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以枣庄市峄城区为例
【6h】

区县级政府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以枣庄市峄城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 1 章 绪 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

第 2 章 区县级政府促进农民增收的理论分析

2.1 区县级政府与农民增收的基本理论

2.2 从峄城区农民收入变化看区县级政府的作用

2.3 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分析

2.4 农民增收的原因分析

第 3 章 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3.1 粮食连年增产与农民增收缓慢的矛盾

3.2 现代农业要求与传统农业现状之间的矛盾

3.3 硬件逐步完善与软件相对滞后的矛盾

3.4 机构有位和服务缺位的矛盾

第 4 章 区县级政府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4.1 促进农民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

4.2 农民对政府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4.3 市场对政府服务能力的考验越来越强

4.4 现有的机构运作模式弊端越来越多

第 5 章 改进区县级政府服务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5.1 整合区县级政府涉农部门职能

5.2 改进基层组织设置

5.3 构建“双分六统”工作模式

5.4 抓好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关配套措施

第 6 章 结论

6.1 农民增收靠的是政府的有效作为

6.2 改进区县级政府涉农服务方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会有国家的全面小康。目前,农民全面小康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增收趋缓。要解决这一问题,在生产力得到较大解放的情况下,必须从生产关系方面找突破口。通过调研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公共服务不到位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机构有位和服务缺位”,是问题的根源。破解了这些问题,开展农村工作就找准了着力点,选对了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切实解决好仅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到位而不越位、服务而不包办的有效的行政作为,降低和节约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进而推进农民的持续增收,是区县级政府的正确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