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比率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干预机制探讨
【6h】

不同比率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干预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是上述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统计,全球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0%,且在逐年递增。血脂异常(高脂血症)是AS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日常膳食结构不合理是诱发血脂异常的重要因素。已有的研究表明:炎症贯穿于AS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炎症机制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可。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是人体必需脂肪酸,自身不能够合成,必需从外源食物中获得,根据不饱和键的位置分为n-6系和n-3系PUFAs。膳食脂肪酸构成比,尤其是n-6与n-3 PUFAs比值对血脂代谢及免疫功能有不同影响,因此,膳食PUFAs摄入量及两者的最佳比例至关重要。目前各国关于膳食脂肪酸构成比的推荐值不尽相同,而且仍存在争议,其在体内对脂代谢和炎症反应的调控规律尚不清楚。对于高脂血症以及AS患者,他们的日常膳食脂肪组成将影响着病情的发展进程,而对于已经患有高脂血症和AS相关疾病人群的日常膳食n-3与n-6 PUFAs最佳比率仍不清楚。
   ApoE基因缺失(apoE deficient,apoE-/-)小鼠在普通标准饮食条件下能够自发产生AS病变,且发病过程与人类AS极为相似,是研究人类AS的理想模型,为研究人类AS的发病机理以及干预治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本研究以8周龄雄性apoE-/-小鼠为模型,模拟人类家族性III型高脂蛋白血症和AS患者,通过调整膳食中n-6/n-3 PUFAs不同比率(分别为组1:1.28;组2:5.03;组3:9.98,组4:68.26)干预小鼠6周和13周,从脂代谢、炎症反应等方面探讨不同比率n-6/n-3 PUFAs不同干预时间对AS发展的影响及分子机制,以期为上述患病人群的日常膳食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利用血生化分析、ELISA、气-质联、超速离心、比色法等分析技术,real-timeRT-PCR以及Westem-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冷冻切片、常规病理染色等病理形态学分析实验技术,对不同饮食干预小鼠血脂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主动脉AS病变、肝脏脂质等进行分析,同时对影响脂代谢相关的含载脂蛋白BlOO(apolipoprotein BlOO,apoBIOO)脂蛋白代谢、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代谢以及炎症反应等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如下:
   1.不同比率n-6/n-3 PUFAs对apoE-/-小鼠AS的影响
   各组小鼠经不同比率n-6/n-3 PUFAs饮食干预,体重增长无显著差异。小鼠主动脉根部以及全长主动脉AS斑块面积分析表明,饮食干预6周,组3(n-6/n-3 PUFAs为9.98)饮食小鼠具有最低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此时AS处于脂质条纹期。低比率n-6/n-3 PUFAs(组1:1.28)饮食干预13周能够显著抑制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以及全长主动脉AS病变,此时AS处于纤维斑块病变期。高比率n-6/n-3 PUFAs饮食(组4:68.26)主动脉根部及全长主动脉AS病变程度最重。而且随着饮食中n-6 PUFAs含量的增加,病变程度逐渐加重。
   2.不同比率n-6/n-3 PUFAs对apoE-/-小鼠AS干预机制探讨
   (1)不同比率n-6/n-3 PUFAs对apoE-/-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2)不同比率n-6/n-3 PUFAs对apoE-/-小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比率n-6/n-3 PUFAs饮食干预apoE-/-小鼠6周,低比率n-6/n-3 PUFAs饮食能够显著降低肝脏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以及抑制apoB100的表达,但同时降低了LDLR和LRP的表达,结果导致没有降低血清LDL-C水平。然而其主动脉根部AS病变与血清LDL-C趋势是一致的,组3(n-6/n-3 PUFAs为9.98)饮食具有最低的LDL-C水平和最轻的AS病变,因此我们推测在AS发生早期,血脂水平在AS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饮食n-6/n-3 PUFAs比率为9.98时能够通过控制LDL-C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S的发展。对HDL-C代谢相关因子的分析表明,高比率n-6/n-3 PUFAs(组4:68.26)饮食显著升高HDL-C水平,但没有抑制AS发展,说明由高比率n-6/n-3 PUFAs饮食产生的高水平HDL-C在apoE-/-小鼠中并没有发挥抗AS的作用。然而饮食干预至13周,随着AS的进一步发展,组3饮食干预小鼠仍具有最低的LDL-C水平,但此时处于纤维斑块病变时期的AS病变并未随血清LDL-C水平的降低而减轻,而低比率n-6/n-3 PUFAs(组1:1.28)饮食具有最轻的AS病变,说明在AS发展的中后期,低比率n-6/n-3 PUFAs对AS的抑制作用独立于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通过主动脉ABCA1基因的表达及肝脏、脾脏、主动脉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推测低比率n-6/n-3 PUFAs饮食抗apoE-/-小鼠AS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主动脉胆固醇外流、抑制机体及主动脉局部炎症反应而实现的。
   基于本实验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AS发生的早期(脂质条纹期),n-6/n-3 PUFAs比率为9.98饮食干预能够通过降低血清LDL-C水平减缓apoE-/-小鼠AS的发展,而AS发展的中后期(纤维斑块病变期),n-6/n-3 PUFAs比率为1.28饮食能够通过增加主动脉胆固醇外流和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而抑制apoE-/-小鼠AS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