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时融合方式的选择和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影响因素、并发症的研究
【6h】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时融合方式的选择和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影响因素、并发症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2 资料的纳入和剔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剔除标准

3 临床表现

4 影像学检查及测量方法

5 前路手术及融合方式的选择

5.1 单节段手术时采用经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或加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术

5.2 两阶段以上时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钢板内固

6 神经功能评分方法及疗效评定

7 融合判断

8 颈椎高度和颈椎前弯曲度

9 统计学方法

9.1 配对T 检验

9.2 独立样本T 检验

9.3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9.4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

1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总体分析

2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1 年龄对手术疗效的分析

2.2 外伤对手术疗效的分析

2.3 病程对手术疗效的分析

2.4 末次随访时术前不同脊髓功能损害程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2.5 前路手术不同融合方式融合率的比较

2.6 不同融合方式对颈椎高度和颈椎前弯曲度的影响

2.7 前路手术不同融合方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3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相关因素的筛选

讨论

1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 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原理和目的

3 颈椎外科手术原则及衡量手术效果标准

4 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响因素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4.1 术前有外伤诱因和手术疗效之间的关系

4.2 年龄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4.3 病程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4.4 术前的脊髓功能损害程度、压迫程度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4.5 颈前路手术不同融合方式对融合率、颈椎高度和颈椎前弯曲度的影响

4.6 前路手术不同融合方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5 手术时机的选择

6 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前路手术时融合方式的的选择、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和手术的并发症情况。
  临床资料和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10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门诊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摄片,术后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随访1年以上,符合纳入标准且有完整资料的共51例。运用JOA17分评分法和Nurick颈椎病脊髓功能分级对手术前、后的脊髓功能进行评分并计算其改善率和优良率。应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探讨病程、患者年龄、病情程度(脊髓的损害程度)、合并外伤及4种不同融合方式的融合率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的影响。
  结果: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网融合器融合与cage植人融合的融合率均较令人满意,异体骨植人融合的融合率相对较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网融合器融合与cage植人融合的术后疗效相近且均较异体骨植人融合的疗效好。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影响因素结果:手术疗效与术前颈髓压迫程度、合并外伤、病程有关。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统计结果分析:术前颈髓压迫程度(P<0.05)、术前有无合并外伤(P<0.05)、病程(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相关的因素有脊髓压迫程度(P<0.05)、术前有无合并外伤(P<0.05)、病程(P<0.01)。
  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关键不仅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而且不同融合方式对疗效有明显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自体髂骨植骨融合、cage植人融合和钛网融合器融合是较理想的融合方式,而异体骨植人融合的融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椎间高度和颈椎前弯曲度丢失的并发症不应积极推广。合理选择融合方式可以提高CSM患者的JOA评分,获得较高的改善率与优良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前颈髓压迫程度、合并外伤、病程是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的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