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降合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火、浊气上逆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清降合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火、浊气上逆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反流性食管炎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病例排除标准

(五) 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标准

(六) 病例一般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疗效评定标准

(一)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

(二) 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三) 主要症状的疗效评价

(四)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五、统计学处理方法

六、治疗结果

(一) 治疗前后常见症状的变化

(二) 中医证侯疗效评价

(三) 治疗前后中医证状总积分对比

(四) 治疗前后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的变化

(五) 远期疗效对比

(六) 不良反应及心肝肾功能观察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一) 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 一过性LES松弛

(三) 食管裂孔疝

(四) 食管清除作用降低

(五) 食管粘膜屏障消弱

二、西医药物治疗

(一) 制酸剂

(二) 促动力药

(三) 粘膜保护剂

三、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四、病因病机

(一) 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为本

(二) 肝胃郁火、浊气上逆是病机关键

五、治疗原则

(一) 清肝泻火

(二) 化浊降逆

六、方药分析

七、现代药理研究

八、清降合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机制探讨

(一) 抑制、中和胃酸,减少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侵蚀作用

(二) 增强粘膜屏障功能,抗炎抗溃疡

(三) 改善微循环,促进溃疡面愈合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清降合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火,浊气上逆型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探讨清降合方治疗肝胃郁火,浊气上逆型RE的机制。
  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RE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给予清降合方,对照组(28例)给予胃力康颗粒,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愈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远期疗效。
  结果: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能明显改善烧心、泛酸、胸痛、口苦口粘、纳差等症状,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清降合方是治疗肝胃郁火,浊气上逆型RE的有效方剂,其机理可能与抑酸、增强粘膜屏障功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粘膜修复功能等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