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研究
【6h】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沉积物再悬浮的成因

1.2 沉积物再悬浮对营养盐的影响

1.2.1 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磷酸盐的影响

1.2.2 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溶解无机氮的影响

1.2.3 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硅酸盐的影响

1.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概况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1 柱状沉积物及间隙水

2.1.2 模拟实验

2.2 分析方法

2.2.1 沉积物颗粒磷赋存形态的测定

2.2.2 营养盐的测定

3 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磷酸盐的影响

3.1 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与含量

3.1.1 表层0-5cm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分析

3.1.2 柱状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分析

3.2 沉积物间隙水磷酸盐剖面研究

3.3 沉积物颗粒物与间隙水磷酸盐的释放

3.4 沉积物再悬浮时上覆水PO4-P含量的变化过程

3.5 沉积物再悬浮时影响上覆水PO4-P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3.6 小结

4 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溶解无机氮的影响

4.1 沉积物再悬浮时上覆水溶解无机氮含量的变化过程

4.2 沉积物再悬浮时影响上覆水溶解无机氮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4.3 小结

5 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硅酸盐的影响

5.1 沉积物再悬浮时上覆水硅酸盐含量的变化过程

5.2 沉积物再悬浮时影响上覆水硅酸盐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5.3 小结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无论在浅的近岸区域还是在深海中,沉积物再悬浮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物理过程。尤其在河口地区,水动力条件活跃,再悬浮现象频繁发生。沉积物再悬浮将引起营养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再分配,从而明显影响了氮、磷、硅的迁移、转化、储存等过程。沉积物发生再悬浮时,沉积物对营养盐既有吸附作用,又有解吸作用,二者同时发生,何种作用为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条件差别很大。本论文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沉积物磷赋存形态、间隙水磷酸盐(PO4-P)含量的测定,系统探讨了沉积物再悬浮对上覆水体磷酸盐(PO4-P)浓度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沉积物再悬浮对上覆水体铵盐(NH4-N)、硝酸盐(NO3-N)、亚硝酸盐(NO2-N)以及硅酸盐(SiO3-Si)的含量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碎屑磷(De-P)是沉积物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总磷(TP)的50%以上;其次是可提取态有机磷(Or-P)和非活性有机磷(Re-P),三者之和超过总磷的80%。另外,生物有效磷(BAP)占总磷的比例约为21%,其中,可提取态有机磷(Or-P)是生物有效磷(BAP)的主要成分,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2)沉积物再悬浮导致水体PO4-P含量升高或不变。其中,再悬浮过程中上覆水体PO4-P浓度随时间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增加速率逐渐减慢,再悬浮后期PO4-P浓度趋于稳定;而沉降过程中上覆水体PO4-P浓度并不是稳定降低的,也有可能升高。
  (3)沉积物再悬浮不仅能改变沉积物溶解无机氮的“源”“汇”作用强度,而且也能改变沉积物-水界面NH4-N、NO3-N、NO2-N的交换行为,不同站位水体溶解无机氮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4)沉积物再悬浮会导致水体NH4-N含量的升高,沉积物表现为NH4-N的源。其中,扰动过程中上覆水体NH4-N浓度随时间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增加速率逐渐减慢;沉降过程中上覆水体NH4-N浓度并不是稳定降低的,也有可能升高;而沉积物再悬浮不利于硝酸盐(NO3-N)的释放,亚硝酸盐(NO2-N)的变化则比较复杂。
  (5)沉积物再悬浮会导致水体SiO3-Si含量的升高,沉积物表现为Si的源。其中,再悬浮过程中水体SiO3-Si浓度升高;沉降过程中上覆水体SiO3-Si浓度升高或不变,这与BSi的溶解作用较强有关。
  (6)沉积物发生再悬浮时,好氧条件相对于厌氧条件,更有利于沉积物SiO3-Si、NH4-N的释放,而不利于PO4-P、NO3-N的释放。

著录项

  • 作者

    王盼盼;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学科 海洋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姚庆祯;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734.44;
  •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再悬浮现象; 水体营养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