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近岸典型海湾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分布和长期变化特征
【6h】

山东近岸典型海湾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分布和长期变化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我国海湾生态系统现状及其环境压力

1.2 黄渤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海湾概况

1.3.1 桑沟湾

1.3.2 荣成湾

1.3.3 莱州湾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桑沟湾和荣成湾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区域和时间

2.1.2 样品采集和分析

2.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2.2 结果

2.1.2 桑沟湾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2.2.2 荣成湾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2.3 讨论

2.3.1 桑沟湾和荣成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2.3.2 筏架养殖对桑沟湾和荣成湾海域浮游动物分布的影响

3 桑沟湾和莱州湾浮游动物群落长期变化特征

3.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3.2 结果

3.2.1 桑沟湾浮游动物群落长期变化

3.2.2 莱州湾浮游动物群落长期变化

3.3 讨论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选取了山东近岸的桑沟湾、荣成湾和莱州湾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桑沟湾2009-2010年度6个双月航次和荣成湾2009年度4个季度航次的现场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了桑沟湾和荣成湾毗邻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优势种、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并对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包括养殖活动)进行了讨论。结合桑沟湾和莱州湾1980年代以来历次综合调查和生态监测资料,分析了桑沟湾和莱州湾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长期变化特征,并对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
  1)桑沟湾6个航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61个种类(包括浮游幼体21类),其中桡足类最多(达到21种);夏季和秋季的浮游动物物种数相对较高(6、8和10三月物种数均在30种以上),春季(4月28种)和冬季(12月和2月分别为22种和25种)相对较低。桑沟湾海域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强壮滨箭虫(Aidanosagitta crass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vus)、洪氏纺锤水蚤(Acartia hongi)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等种类,其个体丰度的空间和季节分布差异较大。浮游动物生物量周年变化呈现由2月(272.1 mg/m3)至12月(92.8 mg/m3)逐渐降低的趋势。浮游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年平均值为2.40,均匀性指数J'年平均值为0.67,8月两指数最高,而4月两指数平均值均为低值。
  2)在2009年度荣成湾毗邻海域出现的浮游动物共59个种类,秋季、夏季和春季浮游动物均为30种以上(依次为38种、35种和32种),而冬季种类数相对较少(22种)。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强壮滨箭虫、中华哲水蚤、小拟哲水蚤和拟长腹剑水蚤等种类,其个体丰度的空间和季节分布特征差异较大。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冬季最高(433.8 mg/m3),春季(220.7mg/m3)和秋季(162.4mg/m3)次之,而夏季(52.5 mg/m3)相对较低。浮游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年平均值为2.50,均匀性指数J'年平均值为0.65,季节比较上,夏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高,而春季多样性和均匀性平均值为低值,且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波动范围较大。进一步分析显示,湾内的筏架养殖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3)长期变化来看,桑沟湾和莱州湾历年调查浮游动物物种数变化较大,而优势种组成相对稳定,如强壮滨箭虫和中华哲水蚤两个种类。浮游动物物种数变化的原因包含了浮游动物群落的自然变化和生态调查中的取样误差及物种鉴定中的人为误差等方面的原因,而优势种类群的相对稳定说明两海湾浮游动物群落长期变化不剧烈。桑沟湾和莱州湾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长期变化未发现一致的规律,与胶州湾结果对比也发现,不同海湾浮游动物群落长期变化特征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此外,多样性指数多年比较结果显示莱州湾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状况相对稳定,长期变化未发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