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交对中国对虾生长、养殖存活率和抗WSSV性状的影响及“黄海2号”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6h】

近交对中国对虾生长、养殖存活率和抗WSSV性状的影响及“黄海2号”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 前言

1 综述

1.1 水产生物育种

1.1.1 水产生物育种进展

1.1.2 水产生物主要育种技术

1.2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1.2.1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1.2.2 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1.3 近交及近交衰退

1.3.1 近交理论基础

1.3.2 水产生物的近交衰退

1.4 对虾良种选育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不同近交水平下中国对虾生长、养殖存活率和抗WSSV性状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近交群体和对照群体的构建

2.1.3 性状测试

2.1.4 数据采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长

2.2.2 养殖存活率

2.2.3 抗WSSV存活时间

2.3 讨论

3 “黄海2号”和野生群体子代的生长与存活性状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家系培育

3.1.3 性状测试

3.1.4 数据采集及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中国对虾4个群体生长和存活性状的统计性描述

3.2.2 中国对虾不同家系收获体重和存活率的统计性描述

3.2.3 4个不同群体家系的绝对增重率

3.2.4 中国对虾收获体重的遗传进展

3.3 讨论

3.3.1 生长性状的选育效果

3.3.2 存活性状的选育效果

4 “黄海2号”体重与养殖存活率的遗传力估计及遗传进展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收获体重统计分析模型

4.1.3 养殖存活率统计分析模型

4.1.4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黄海2号”体重与养殖存活率的表型值结果

4.2.2 体重与存活率的遗传力分析

4.2.3 体重与存活率的遗传进展

4.3 讨论

4.3.1 体重和养殖存活率的表型参数分析

4.3.2 多世代体重和养殖存活率的遗传力

4.3.3 多世代体重和养殖存活率的遗传进展

5 “黄海2号”抗WSSV强化选育及遗传参数估计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家系构建

5.1.3 荧光标记

5.1.4 毒饵制备

5.1.5 感染实验

5.1.6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黄海2号”抗WSSV感染存活性状的表型值

5.2.2 “黄海2号”抗WSSV感染存活性状的遗传力估算

5.2.3 “黄海2号”抗WSSV感染存活性状的遗传进展分析

5.3 讨论

5.3.1 对虾抗病选育的遗传基础

5.3.2 “黄海2号”抗WSSV的遗传力

5.3.3 “黄海2号”抗WSSV强化选育效果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主持和参加的研究课题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读期间授权发明专利

在读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在读期间其他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中国对虾“黄海2号”为材料,对不同近交水平下中国对虾生长、养殖存活率和抗WSSV性状的近交衰退情况进行了分析,对“黄海2号”与野生群体子代的生长、存活性状进行了对比,通过多世代分析研究了中国对虾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及遗传进展,并探讨了中国对虾“黄海2号”抗WSSV强化选育效果,以期为中国对虾的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为:
  1.不同近交水平下中国对虾生长、养殖存活率和抗WSSV性能比较研究
  研究了不同近交水平下(F=0.25,F=0.375,F=0.50)中国对虾生长、存活率和抗WSSV性能的衰退情况。近交组的体重性状在三个生长阶段(PL80,PL100和PL140)均与对照组(F≈0.00)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PL140阶段,体重性状的近交衰退量随着近交系数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近交衰退量在三个近交水平下(F=0.25,F=0.375,F=0.50)依次为-10.4%,-16.61%和-23.68%,近交系数每增加10%所引起的近交衰退量分别为-4.16%、-4.43%和-4.74%。存活率性状的近交衰退量范围为-0.98%-12.44%,但三个近交群体和对照群体的存活率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PL80、PL100、 PL140三个阶段,近交群体的存活率近交衰退平均值分别为-5.95%、-5.51%、-6.71%。近交系数每增加10%,能引起-1.27-1.77%的存活率衰退,但存活率衰退量小于生长性状的衰退量。对照群体和近交群体的抗WSSV存活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个不同近交水平组抗WSSV存活时间的近交衰退范围为-0.68%-2.22%,且近交系数每增加10%所引起的近交衰退量范围为-0.27%-0.44%,近交衰退量明显小于生长性状和养殖存活率性状。
  2.中国对虾“黄海2号”与野生群体子代生长和存活性能比较
  以中国对虾“黄海2号”生长选育群体、抗WSSV选育群体、渤海野生群体和黄海野生群体为实验材料,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和苗种培育标准化操作程序进行各群体的家系构建,经荧光标记后进行70天的共同混养测试,比较分析了选育群体和野生群体子代的生长和存活性能。以群体为单位得到的生长性能比较结果为:生长选育群体收获体重的最小二乘均值最大,为17.50g,黄海野生群体最小二乘均值最小,为13.03g。与渤海野生群体相比较,生长选育群体收获体重提高了23.41%(P<0.01),抗WSSV选育群体收获体重提高了12.20%(P>0.05)。与黄海野生群体相比较,生长选育群体收获体重提高了34.31%(P<0.01),抗WSSV选育群体收获体重提高了22.10%(P<0.05)。4个群体的体重变异系数均范围在32.67%-35.25%之间,均较高,说明选育群体仍有开展进一步选育的较大潜力。以群体内家系为单位获得的生长性能比较结果为:不同群体家系的绝对增重率具有一定差别,其中生长选育群体的798F家系增重最快,绝对增重率为0.25g/d;807F家系增重最慢,绝对增重率为0.1g/d。增重最快的家系比最慢的家系绝对增重率高出150%。4个群体家系绝对增重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19g/d、0.18g/d、0.17g/d和0.16g/d,呈现下降趋势。
  在存活性能方面,整个养殖阶段,生长选育群体的存活率极显著高于渤海野生群体(P<0.01),抗WSSV选育群体的存活率显著高于渤海野生群体(P<0.05),其余群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每个群体内家系存活率来看,4个群体内家系的存活率存在一定差异,最高存活率为94.74%,最低存活率为71.88%;从选育群体和野生群体的家系存活率变异系数来看,变异系数范围为3.20%-5.90%,处于较低水平。
  3.中国对虾“黄海2号”生长和养殖存活率性状的多世代遗传力估计及遗传进展研究
  分析了中国对虾“黄海2号”四个世代生长和存活性状的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四个世代中,共对10115尾标记对虾进行了共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存活性状测试。从表型结果看,中国对虾“黄海2号”收获体重的一致性较好,其中收获体重平均值范围为16.38-18.13g;收获体重遗传稳定性也较好,标准差范围为4.01-4.21g,变异系数范围为22.12%-25.64%。2010年、2012年和2013年对虾平均养殖存活率也较为稳定,分别为68.77%、60.82%和85.22%。采用动物模型,利用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分析了中国对虾“黄海2号”G5-G8世代的系谱资料,估计了中国对虾“黄海2号”的生长性状和存活性状的方差组分、遗传力和现实遗传进展。收获体重和养殖存活率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58±0.033和0.040±0.023,均属低遗传力范围;与野生群体相比,G7、G8两个世代选育群体获得的收获体重的现实遗传进展分别为15.79%和9.86%,养殖存活率的现实遗传进展分别为11.27%和5.17%。
  4.中国对虾“黄海2号”抗WSSV强化选育及遗传参数估计研究
  从中国对虾“黄海2号”G6世代开始,建立的家系进行抗WSSV感染和生长测试后根据育种值排序结果进行单性状留种,构建抗WSSV选育群体和生长选育群体。通过投喂经荧光定量PCR检测后确定为WSSV病毒且病毒拷贝数含量相同的毒饵进行抗WSSV存活测试。分析了中国对虾“黄海2号”G5-G8世代的抗WSSV存活时间数据,其中G5-G8四个世代中对虾个体存活时间平均值范围为128.58-294.46h,家系平均存活时间最大值范围为155.29-350.57h。采用动物模型,利用MTDFREML软件估计了四个世代的中国对虾抗WSSV存活时间遗传力,显示h2=0.053±0.013,属于低遗传力。在抗WSSV强化选育方面,与野生群体相比,在G6世代,育种群体抗WSSV存活时间获得的现实遗传进展为6.56%。在G7和G8世代,生长选育群体抗WSSV存活时间获得的现实遗传进展为6.82%和7.34%,抗WSSV选育群体抗WSSV存活时间获得的现实遗传进展分别为10.2%和13.53%,分别比生长选育群体高出3.20%和5.77%,选育效果较为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