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油烃在海水/沉积物中的物理生物过程
【6h】

石油烃在海水/沉积物中的物理生物过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海洋环境中石油烃的来源

1.2 海洋环境中石油烃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

1.3 海洋环境中石油污染的危害

1.4 海洋环境中石油污染的修复技术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2 溶解态石油烃在海水/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行为

2.1 前言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高效石油烃降解菌与消油剂复配的降解效能评价

3.1 前言

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石油烃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仪器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滩涂溢油室内模拟实验

5.1 前言

5.2 实验仪器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和特色

6.3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石油产业的迅速发展,海洋石油污染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难题。在溢油事故发生后,石油会随着潮汐和海浪作用到达海岸线,从而造成滩涂、海岸湿地等区域的污染。本文针对石油烃在海水/沉积物中的物理生物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石油烃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主要结论如下:
  (1)在室温(~18℃)下,石油烃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为14.3 mg·L-1;溶解态石油烃(DPHs)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解吸行为满足一级动力学模型,经拟合得到平衡吸附量和平衡解吸量分别为0.395 mg·g-1、0.201 mg·g-1,最终大约有49%的石油烃残留在沉积物上;DPHs在沉积物上的等温吸附满足线性等温吸附模型;经热力学分析可得ΔH为-39.0 kJ·mol-1,吸附为放热过程,且属于物理吸附范畴。
  (2)考察高效石油烃降解菌 S-1在富集培养基、原油培养基和原油培养基(30%消油剂)中的生长曲线,得出30%的消油剂对菌株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选用25%消油剂与菌株 S-1进行复配,10 d后对石油烃的降解率最大,约为46.8%,此时菌浓为6.12×109 cell?mL-1。
  (3)苯、甲苯、萘、菲和原油对斑马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约为49.24、75.17、33.95、36.71和59.71 mg?L-1,毒性大小顺序为萘>菲>苯>原油>甲苯,均属于中毒物质,其毒性机理与各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4)通过滩涂溢油的室内模拟实验,得出水相中的石油烃最大含量为4.875 mg?L-1,溶解态石油烃对消油剂和微生物的作用敏感;沉积物中石油烃的含量基本上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0~1.7 cm表层沉积物的油含量变化幅度要大于1.7~3.3 cm和3.3~5.0 cm沉积物,潮间带的油含量高于潮上带;原油样品中 C、N元素含量在自然风化、乳化风化、生物降解阶段均有下降;正构烷烃对自然风化和微生物降解作用更为敏感,其在实验三个阶段的总损失率分别为25.56%、16.56%和19.40%,其中消油剂的分散乳化作用损失率为0.65%,微生物降解率为15.46%。
  本研究考察了石油烃在海水/沉积物中的物理生物过程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可为石油污染的生态评估、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