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研究
【6h】

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科学发展的相关概念

2.2 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内涵

2.3 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3. 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优劣势分析

3.1 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3.2 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优势分析

3.3 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劣势分析

4 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4.2 层次分析法步骤

4.3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4 评价指标的选取

5 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评价

5.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2 递阶层次结构的构建

5.3 构建判断矩阵

5.4 层次单排序

5.5 层次总排序

5.6 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水平的评价

6 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经营模式分析

6.1“专业市场+农户”经营模式

6.2“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

6.3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6.4“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

7. 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经营模式选择

7.1 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最佳经营模式的选择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原始数据表

附录2:标准化数据表

附录3: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县域经济”是一种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县域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将会直接地关系到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民生问题的解决。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山东“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进一步实现青岛市的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青岛市进一步地壮大县域农业经济,提高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能够促进青岛市统筹城乡发展,还可以为其他省(市)尤其是山东省内陆市发展县域农业经济提供借鉴,促进山东省整体经济的发展。
  本文在产业经济、农业经济理论的指导之下,广泛收集各类资料,科学界定了县域农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内涵、特点。在分析青岛发展县域农业经济的优劣势的基础之上,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科学评价了青岛市四个县级市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且论述了四个常见的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模式,在以上分析下,本文认为青岛市发展县域农业经济最佳的经营模式是“公司+中介组织+农户”这一经营模式。在选择青岛市发展县域农业经济最佳的经营模式之后,本文提出了四点青岛市壮大“公司+中介组织+农户”这一经营模式的政策建议。
  为此,本文主要包括八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研究的意义以及目的、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介绍了一些与区域经济相关的基本理论,并且分析了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简要阐述了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内涵、特征。
  第三部分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个方面简要介绍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从自然资源、社会发展水平、政府等方面分析了青岛市科学发展县域农业经济的优劣势。
  第四部分对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水平评价所用的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理论和步骤方面的介绍,从科学、可操作、全面、客观四个方面介绍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并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科学构建了青岛市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部分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分别评价了青岛市四个县级市(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的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水平。
  第六部分简要介绍了科学发展县域农业经济的常见模式的内涵、特点、不足之处。具体是“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市场+农户”模式、“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四个模式。
  第七部分提出了青岛市发展县域农业经济的最佳模式是“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并提出了几点青岛市发展“公司+中介组织+农户”这一经营模式的具体措施。
  第八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展望,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并且根据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