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监视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6h】

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监视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前言

0.1研究背景介绍

0.2研究意义

0.3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0.4研究内容及小结

1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的基本概念

1.1海岛的类型和特征

1.2海岛的定义

1.3本文对海岛周围海域的界定

1.4本文对“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的界定

2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监视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2.1可持续发展理论

2.2生态系统理论

2.3 海洋综合管理

3 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特征的研究

3.1 自然特征

3.2 社会特征

4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监视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4.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2海岛监视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4.3海岛周围海域监视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5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监视监测指标体系的不足与展望

5.1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

5.2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海岛,是指被海水环绕的小片陆地。我国500m2以上的海岛7300个以上,总面积超过6600km2,其中455个有常住居民的海岛,总人口数达到470多万。海洋中的岛屿是人类开发海洋的前进支点和远涉基地,是海洋经济区前沿,在国土划界和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地位。开发海岛,对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有重大意义。对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的监测监视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的动态监视监测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的监管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和用海项目建设所需;是贯彻落实2012年海岛管理工作要点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助于退化海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本文在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监视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上,以促进海岛及周围海域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根据针对海岛可持续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监视监测指标体系构建需要遵循的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等,初步构建出较为全面系统的海岛及周围海域监视监测指标体系。整个系统分为海岛和海岛周围海域两个独立的指标系统,每个系统中又分了自然状况和社会状况两方面的指标,充分体现了全面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在自然属性中又分别从资源、环境和生态三个方面入手,所选取的指标具有典型性和可靠性;而在社会属性方面,又分别从基础设施和发展状态两个方面入手,所选取的指标满足动态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整个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说服力,可以作为海岛及周围海域监视监测的初步方面,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细化和完善,以便更好的应用,服务于我国未来的海岛开发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