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对北大西洋高纬度淡水强迫的响应过程和机制
【6h】

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对北大西洋高纬度淡水强迫的响应过程和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前言

2. 数据介绍和方法

3. 北太平洋海温及环流对1.0 Sv 淡水强迫的响应

4. STCC 对淡水强迫的响应过程

5. STCC 对不同强度淡水强迫的响应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利用海-气耦合模式CCSM3和CM2.1,在北大西洋高纬度淡水强迫的条件下,描述了北太平洋大气与海洋在淡水强迫下所产生的区域性变化,并具体分析了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STCC)的流场、模态水、混合层深度(MLD)等海洋要素的月平均数据,以及同一模式不同程度淡水强迫下,冬季STCC 在不同段的流速流量异常的响应变化。探讨了STCC的响应机制以及对淡水强迫响应的季节性差异,提出了淡水强迫造成的气候突变,影响STCC的可能途径和冬季对淡水通量增长的非线性变化过程,并系统分析了冬季在不同断面上STCC 流速异常和流量异常随淡水通量增加的变化趋势,所得结论有: 两个模式的1.0 Sv 淡水试验中,北太平洋的SST的响应在空间分布上基本相似,但响应程度有所不同。在中高纬地区,CCSM3 中的降温尺度更大,CM2.1中由于STCC 增强引起的异常增暖现象,体现得并不明显。风应力场的响应,在空间分布上差距较大,还出现截然相反的区域。CCSM3 模拟的海洋上层流场,响应更为强烈,特别是STCC和赤道流系。 在淡水强迫下,不但STCC的流速和流量有所改变,其位置在180°断面(国际日期变更线)上也偏北,同时影响深度增加。根据断面上STCC 所处的深度和位置,对比模态水位置以及密度跃层的变化,推断出STCC的成因是模态水的入侵,同时从模态水所处的密度层确定其为北太平洋中部副热带模态水(NPCMW)。 同时也提出,大西洋高纬度淡水的注入导致的气候突变,是通过大气作用影响到北太平洋后,再通过风-海洋热平流-MLD-NPCMW-STCC 这样的途径影响STCC的变化。180°断面上STCC 平均流速的季节变化集中在20-24°N 之间,其中夏季7、8月份最高,冬季1、2月份最低;淡水试验与控制实验的差距在冬季更为明显。淡水试验中STCC的平均流量全年都比控制试验高,二者在冬季12月份均达到最大值,春季3、4月份达到最小值。其中淡水试验的变化比控制试验超前1个月左右。和控制试验相比,淡水试验中的NPCMW 位置更偏西,3月份的黑潮延伸体区域MLD 高于200m的范围减小,但深度增加,在40°N 左右的MLD梯度增加。 在STCC 前段的150°E 断面上,流速和流量受淡水强迫的影响最大;受影响最小的位于末段的170°W 断面上。STCC 流速和流量的响应基本随着淡水强迫的强度增加而加强,并且在前后各段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增长最多的断面是代表STCC 前段的150°E,其次是末段的170°W,中段的断面从160°E 到180°依次减少。整个增长过程是非线性的,流速和流量异常增长最迅速的都是从0.1Sv 到0.2 Sv的过程;在0.2 Sv 到0.6 Sv 之间,增长有反复,且不同断面上的变化皆有所差别;唯一保持单调增长的断面是150°E,其他各断面都在0.6 Sv 达到最高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